第九十八章 天灾人祸(2/4)
和秋收,尕阴屲的小麦亩产量还不到300斤,玉米亩产量也只有400来斤。
生产队长何喜堂、公社的书记和临夏市长都受到了上面严肃的批评。
第二年的春天,上面的领导又来到了田地里。他们脱掉脚上的皮鞋,卷起袖子,亲自下到地里,指挥社员们耕地、施肥、播种、锄草,一个环节也不放过。
社员们刚刚完成播种任务,又开展了大炼钢铁的运动。他们白天是公社的社员,下地干农活,晚上当工人,大炼钢铁。农民们没有炼钢的必要设备,更不懂得炼钢的技术。但是,在“没有干不到,只有想不到”
的激进的口号鼓动和感染之下,人们已经开始相信自己无所不会、无所不能了。
何喜堂指挥社员们在山坡上盘起了几座小土炉,通上大风箱,把从外地运来的煤炭点燃,再续上收集来的废铁,就开始冶炼起来。
煤炭烧掉了一大堆,炉火也非常旺盛,但是,就是化不开废铁,反而把小土炉烧得垮塌了。
何喜堂派人到别的公社去学习考察,才知道修建小土炉需要耐火材料。于是,他从城里请来了懂炼钢技术的工人师傅,重新垒起了土炉,终于把一堆废铁烧成了红色的铁水。铁水冷却以后凝结在一块,就是所谓的钢了。因为是废铁与煤炭混合烧制,所以炼出来的钢都变成了豆腐渣的形状。他们也不知道国家能不能使用。
到了晚上,尕阴屲四周的山坡上小土炉星罗棋布,火光冲天,景象热烈,气势辉煌。
农村的废铁本来就不多,好不容易凑来的没有几天时间就用光了。炼钢的原料成了最大的难题。
何喜堂立即组织召开了社员大会。他在会上强调,要坚决捍卫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这三面伟大的红旗,要求社员们把自己家中的铁器都交出来炼钢。
社员们回到自己家里四处翻找,什么旧锄头、烂铁锹,就连箱子角上起固定作用的铁皮都拆下来了。
最后实在没有铁器了,何喜堂又动员社员们交出各家做饭的铁锅。
家里的铁锅没了,一家人用什么做饭吃啊?
生产队临时在礼拜寺里办了一个集体大食堂,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到集体食堂去吃饭。
巩腊梅被何喜堂抽调到集体食堂做管理员。
这一年又是一个大旱之年。庄稼苗刚露出头就被火热的太阳晒死了。一层层梯田一层层赤土,就像《西游记》里的火焰山一般。
干部们担心再戴上落后的帽子,开始互相攀比,向上虚报粮食的产量,隐瞒群众的困难,跟着别人大放卫星。尕阴屲当年的粮食产量只有6万斤,却给上级报了10万斤。
上级高兴地说:你们做的好!上交粮食的一半,也就是5万斤,剩下的一半留给社员当口粮和种子吧。
何喜堂这下可傻眼了:交完5万斤公粮,只剩下1万斤了,扣除留下作种子的,社员的口粮每个人还不到10斤!
于是,集体食堂的白面馍馍很快变成了玉米发糕,后来玉米面中也掺上了各种豆子,再后来只有煮洋芋和玉米面糊糊了。最后,一天三顿饭变成了和清水一样的面汤汤了。
巩腊梅作为集体食堂的管理员,真正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她带着炊事员们到山沟里挖野菜,采蘑菇,千方百计地让大家吃饱肚子。
地里的野菜挖完了。人们又开始剥树皮吃。树皮吃完了,又开始吃白土。吃下白土以后拉不出来。肚子胀得像一个大圆鼓。村里不断有老人和孩子饿死或者被白土胀死。
一个叫斜眼尕蛋的年轻人在地里抓到一条蛇。他几下剥去了蛇皮,像吃黄瓜一样大口地啃着蛇肉。没有过上两天,斜眼尕蛋浑身肿胀,七窍出血,悲惨地死去了。
男人们为了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生产队长何喜堂、公社的书记和临夏市长都受到了上面严肃的批评。
第二年的春天,上面的领导又来到了田地里。他们脱掉脚上的皮鞋,卷起袖子,亲自下到地里,指挥社员们耕地、施肥、播种、锄草,一个环节也不放过。
社员们刚刚完成播种任务,又开展了大炼钢铁的运动。他们白天是公社的社员,下地干农活,晚上当工人,大炼钢铁。农民们没有炼钢的必要设备,更不懂得炼钢的技术。但是,在“没有干不到,只有想不到”
的激进的口号鼓动和感染之下,人们已经开始相信自己无所不会、无所不能了。
何喜堂指挥社员们在山坡上盘起了几座小土炉,通上大风箱,把从外地运来的煤炭点燃,再续上收集来的废铁,就开始冶炼起来。
煤炭烧掉了一大堆,炉火也非常旺盛,但是,就是化不开废铁,反而把小土炉烧得垮塌了。
何喜堂派人到别的公社去学习考察,才知道修建小土炉需要耐火材料。于是,他从城里请来了懂炼钢技术的工人师傅,重新垒起了土炉,终于把一堆废铁烧成了红色的铁水。铁水冷却以后凝结在一块,就是所谓的钢了。因为是废铁与煤炭混合烧制,所以炼出来的钢都变成了豆腐渣的形状。他们也不知道国家能不能使用。
到了晚上,尕阴屲四周的山坡上小土炉星罗棋布,火光冲天,景象热烈,气势辉煌。
农村的废铁本来就不多,好不容易凑来的没有几天时间就用光了。炼钢的原料成了最大的难题。
何喜堂立即组织召开了社员大会。他在会上强调,要坚决捍卫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这三面伟大的红旗,要求社员们把自己家中的铁器都交出来炼钢。
社员们回到自己家里四处翻找,什么旧锄头、烂铁锹,就连箱子角上起固定作用的铁皮都拆下来了。
最后实在没有铁器了,何喜堂又动员社员们交出各家做饭的铁锅。
家里的铁锅没了,一家人用什么做饭吃啊?
生产队临时在礼拜寺里办了一个集体大食堂,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到集体食堂去吃饭。
巩腊梅被何喜堂抽调到集体食堂做管理员。
这一年又是一个大旱之年。庄稼苗刚露出头就被火热的太阳晒死了。一层层梯田一层层赤土,就像《西游记》里的火焰山一般。
干部们担心再戴上落后的帽子,开始互相攀比,向上虚报粮食的产量,隐瞒群众的困难,跟着别人大放卫星。尕阴屲当年的粮食产量只有6万斤,却给上级报了10万斤。
上级高兴地说:你们做的好!上交粮食的一半,也就是5万斤,剩下的一半留给社员当口粮和种子吧。
何喜堂这下可傻眼了:交完5万斤公粮,只剩下1万斤了,扣除留下作种子的,社员的口粮每个人还不到10斤!
于是,集体食堂的白面馍馍很快变成了玉米发糕,后来玉米面中也掺上了各种豆子,再后来只有煮洋芋和玉米面糊糊了。最后,一天三顿饭变成了和清水一样的面汤汤了。
巩腊梅作为集体食堂的管理员,真正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她带着炊事员们到山沟里挖野菜,采蘑菇,千方百计地让大家吃饱肚子。
地里的野菜挖完了。人们又开始剥树皮吃。树皮吃完了,又开始吃白土。吃下白土以后拉不出来。肚子胀得像一个大圆鼓。村里不断有老人和孩子饿死或者被白土胀死。
一个叫斜眼尕蛋的年轻人在地里抓到一条蛇。他几下剥去了蛇皮,像吃黄瓜一样大口地啃着蛇肉。没有过上两天,斜眼尕蛋浑身肿胀,七窍出血,悲惨地死去了。
男人们为了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