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正文 03.天外来客 (1)(2/3)
时刻,北京时间,发射倒计时。

  90分钟准备。

  60分钟准备。

  30分钟准备。

  10分钟准备。

  05分钟准备。

  01分钟准备。

  40秒,明白。

  30秒,明白。

  20秒,明白。

  10秒,10、09、08、07、06、05、04、03、02、01,点火。

  20:00:07秒413毫秒,火箭起飞。伴随着巨大的起飞轰鸣声,CZ—7火箭奔向浩渺的太空。

  “317跟踪正常”、“文昌光学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对地遥测信号正常”、“三亚3901跟踪正常”、“三亚4227跟踪正常”......“助推器分离”、“一级关机”、“一级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形轨道。郝秋岩和米棣在控制台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双眼紧盯大屏幕,火箭飞行的每一个动作都及时地向外发布。

  20:39,“级箭分离。”

  CZ—7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CZ—7首飞成功。随即,控制大厅里发出热烈掌声。

  碧空长夜,朗月疏星。CZ—7只是个起点,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发射任务。

  走进米棣的办公室,他正在看报纸,郝秋岩把办工桌上刚沏好的龙井茶倒上一杯。

  “沏一杯龙井茶,栽一株凤凰花;赏一帘夏初雨,静听雨声如沙。”

  喝完一杯还要倒,米棣开玩笑地把他拦住:“实在不好意思,今年天旱,茶贵呀!”

  不屑于他:“啥时变得这样抠搜!”

  米棣:“宇宙又现类地行星,移民外星有戏了。”

  郝秋岩笑着:“移民外星‘游戏’了?”

  米棣:“我还没看完,你看看。”

  他把报纸递给郝秋岩,仔细看了一下:

  英国《自然》杂志2日在官方网站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一个比利时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3颗围绕一颗矮星公转且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科学家说,待新一代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后,他们将得以进一步观测这些行星是否具备支持生命存在的条件。

  或宜居

  这3颗行星围绕公转的是颗“名副其实”的矮星,表面温度仅为太阳温度的一半,质量只有太阳的十分之一,比木星大一点,刚刚达到恒星的标准,距离太阳系不到40光年。

  不过,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相比,这3颗行星与矮星的距离要近许多,其中更靠里的两颗接受的辐射量约是地球的4倍,公转周期约为1.5天到2.4天;最靠外的一颗所受辐射量是地球的两倍,公转周期尚难判断,估计在4.5天至73天之间。

  科学家们根据这些信息推测,这3颗行星应该处在这颗矮星的宜居带上,大小可能与地球类似,还可能存在水和大气层,星球表面部分区域适宜生命存活。

  只是,更靠里的两颗行星可能与月球类似,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太阳”,即一侧永享光明、一侧长眠黑夜。

  赌赢了!

  此前,不少科学家都热衷于观测与太阳大小接近或更大、更亮的恒星,期待能在它们的行星中找到宜居的类地行星,而这类“星光暗淡”的矮星往往不受待见。

  然而,由于“大个头”的恒星辐射太强以至于将周围行星的特征完全掩盖,以人类目前的观测技术难以捕捉,而不那么“强势”的矮星则更容易将附近的行星“暴露”出来。

  比利时列日大学教授米歇尔?吉伦决定挑几个矮星,带领他的团队试试运气。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