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983章 深则厉浅则揭(1/2)
曾参解读道:“子路夜里住在鲁国都城外门的石门里,看门的人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子路说:我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不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呵呵呵!”乐歌笑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曾参回答道:“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子路回来晚了,没有能够进城,所以就露宿在城外。看门的人出于关心,就问了一句。结果得知子路出自孔门,就讥笑了一句。那意思是:你何必那么辛苦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孔门的人。只有孔门的人,才这么傻比!”

  “呵呵呵!曾参!”乐歌笑道:“你说不是心里话,你是把我要说的话说出来了吧”

  “对不起!乐伯伯!”曾参低头道。

  “其实!你对不起的不是我,应该是你的先生!你既然说出这样地话,你就应该以内里觉得对不起先生!”

  曾参应道:“是!乐伯伯!其实!看门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世人也是这么认为的。还有!乐伯伯以及所有道家,也一样是这么认为的!我!以及晚年的先生,也一样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当年的先生,却是那么地执着。”

  “你先生的执着精神是好的,为人类而执着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他的方法错了!好心却没有做成好事,他认为他的方法是对的,从而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唉!不说这些了!事情已经过来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要改变方法,不要走你先生孔子的老路。错误的办法、方向就是错误的,再是执着,也不会达到目的。南辕北辙,越是执着越是偏离得越远。”

  “是!乐伯伯!”曾参吁了一口气,应道。

  “继续往下读!”乐歌点头道。

  见曾参没有跟他争,相反还顺着他而说话,乐歌的心里很高兴。

  “是!乐伯伯!”曾参答应一声,继续往下读他编排的《论语》。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过于粗俗了呀!好像在说没有人了解自己。既然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停止算了吧。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先生说:如果真像蹚水那样,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什么意思你编排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喻意”乐歌追问道。

  曾参进一步解读道:“周游列国期间,先生在卫国住的时间最长。但由于卫灵公年老,倦于政事,没有重用先生。所以!先生在击磬中寄托了感慨和愁思。而荷蒉者能从击磬的声音中听出先生的心事,并且从《诗经》中引用诗句来劝先生。可见!荷蒉者不是平民,却是一位高士。他以涉水为喻,讥先生不知已而不止,不能适深浅之宜。他的意思是:无论社会很黑暗(深)也好,不太黑暗(浅)也好,都不该为之而奔走,因为这是徒劳无功的。”

  “不是!你理解错了!其实!人家是善意地劝说,叫你先生不要徒劳无功,不要做努力也不会有结果的劳动。乱世要是那么容易改变过来,就无需你来努力了。是这个意思。就跟过河一样,能撩起衣服就能趟过去,还不就过去了是不是”乐歌争辩道。

  “是!乐伯伯!”曾参解释道:“对于当时的先生来说,他是不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哦”乐歌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为何要把这一段编排在这里呢这样!是很容易让人误解的!在你编排的《论语》里,你先生的思想差异很大,是很矛盾的。所以!流传下来后,是很容易给人带来误解的。”

  曾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