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一0八章 童年无忧(2/4)
,妻子却长得深眼窝、高鼻梁,有点像外国人。

  那时候,牛木林只是觉得这两家人的长相和别人不太一样,说汉语的时候磕磕巴巴地不太利索,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民族。

  在牛木林的记忆当中,他和那些一起上学和玩耍的汉族同学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要到同学们的家去玩的时候,父母便会叮咛道:“你不能吃同学家的饭。因为我们是回族人。”

  牛万山家的邻居、山东籍的王学强是一个能工巧匠,不仅拖拉机开得十分专业,而且还会做一手漂亮的木工活。

  有一次,他在宿舍前面的空地上做木工活,地面上撒满了薄如纸、白灿灿的木头刨花。

  牛木林和王学强的儿子王秋明一般大小,跑过去看着王学强做木工活。他们捡起来地上洁白的刨花当做纸张,用铅笔在上面画画、写字玩。

  王学强停下了手工的活,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对牛木林说道:“木林,你知道你为什么不能吃我们家的饭吗?”

  牛木林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你们家吃猪肉。”

  王学强微笑着说道:“我们家可以吃猪肉,你们家为什么不能吃呢?我最近看了一本介绍回族的书。因为你们信仰伊斯兰教。创立伊斯兰教的人叫穆罕默德。伊斯兰教不允许吃猪肉。”

  王学强一边说着,一边用铅笔在白色的木板上写下了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几个字。

  当时,牛木林半信半疑。他回到家中把王叔叔说的话告诉了父母。

  牛万山说道:“秋明爸爸说得对。”

  这是牛木林第一次听说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而且是从一个汉族长辈那里听到的。当时正值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宗教信仰都被划归为封建迷信和精神毒品,不允许做礼拜,更不允许传播宗教教义。不吃猪肉是作为回族的生活习惯被破例地保留了下来。因此,牛万山没有办法给孩子们讲述宗教的知识,只能要求他们不吃猪肉。

  2年级的时候,牛木林听说孙老师负责为学校办1期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墙报,便自告奋勇地对孙老师说道:“孙老师,我写上一首诗,行不行?”

  孙老师微笑着说道:“当然行啊!”

  其实,牛木林从来没有写过诗,也根本不会写,对诗的了解也仅仅是读过《阿勒泰报》和《北屯报》和连队墙报上批判林彪和孔子的诗,连什么唐诗宋词这些名词听都没有听说过。他的一个特点就是敢想,也敢干。

  傍晚,牛木林写完家庭作业,走出了家门,一个人在长满野草的水渠边徘徊着,锁着眉头思考着:

  “六一到,六一到,

  红小兵们齐欢笑。

  ……”

  后面该是什么呢?他有些黔驴技穷了。眼皮底下草丛中几朵盛开的小花激起了他的灵感:

  “手捧鲜花到学校,

  一起欢庆六一到。”

  牛木林撒开双脚跑回了家,在作业本上记下了这几句像顺口溜一样的诗。

  第二天,他喜气洋洋地来到教师办公室,把自己的处女作郑重地递到了孙老师的手上。

  孙老师飞速地扫了一眼,嘴角上渐渐地浮起了一丝笑容。

  六一儿童节那天,牛木林第一个跑到教室的过道里去看墙报。他仰起头来,望着高高地贴着的墙报。只见墙报中央上半部的刊头,用水彩笔画着几个笑容满面、手捧鲜花的红小兵,下面配发的就是牛木林写的诗《红小兵们齐欢笑》。

  由于作文课要到3年级才开课,因此这是牛木林创作的第一篇文学作品。他心满意足地反复阅读墙报,心里头像吃了水果糖一样甜蜜。

  不久,班里来了几个地方渔场借读的汉族和哈萨克族学生。这几个哈萨克族学生的汉语不太流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