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正文 第五章 灵帝上马(3/4)
长乐卫尉王畅升任司空,太尉一直暂时空缺,但是不久就有人补上来了。

  这年5月1号,又出现了日食,在窦武和陈藩的作用下,灵帝下诏要广开言路,并命令各郡守、国相各推荐有道之士一人,所谓有道之士,不是道士,而是才德兼备的人才,于是各地刺史以及那些名望比较高的官员,都被征召到了朝廷。没几天,太中大夫刘矩升任太尉。

  12岁的刘宏其实什么都不懂,所有国家大策全部都由太后窦妙、太后的老爹窦武、皇帝的老师陈藩及其心腹商量定夺的,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皇帝还需要封更大的官更多人来补充权臣的力量,说白了,就是窦武、陈藩要想办法巩固发展壮大自己这方的力量。于是乎,6月17日,刘宏下诏:封窦武为闻喜侯、窦武之子窦机为渭阳侯、窦武的两个侄子窦绍为鄠侯、窦靖为西乡侯。又封陈蕃为高阳乡侯、中常侍曹节为长安乡侯,共封侯12人。

  此时,明正言顺了,外戚集团终于正式走上了汉朝的政治舞台。光窦武一门,就出了四个侯,可谓权势滔天,这个时候马融的一个学生叫卢植的人就给窦武写信,信的大概意思就是一门四候,权力太大了,要不就取消几个,免得天下人说闲话。但是窦武没有听进去。但是陈藩却退却了,看到自己手下这么多人也升官发财了,自己也当了侯,陈藩就给太后写信,不做侯爷,但是太后没有答应,于是陈藩就天天写不当侯爷的信,一直写了几十封,意思很明确:“这个侯爷我不要。”

  在说那位段颎段大将军,看到了太后的赏赐信,便勇不可当,一路追杀东羌败兵,出了桥门关便日夜不停地追杀,在上郡的奢延泽、落川、令鲜水等地连败羌兵,又在北地郡灵武谷大败羌兵,最后,在7月份,回到安定郡泾阳县的段颎最后一次大败东羌兵,经过连败的最后剩下四千的东羌残兵败将逃到汉阳郡的山谷之中不出来了。段颎写信将这件事告诉了朝廷,询问朝廷的意见。

  这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给朝廷上书“东羌虽破,但是剩余的人很难消灭干净,现在到了以恩济威,招降他们的时候了!”最后张奂还说“段颎此人情敌草率,万一吃了败仗就不好了”,经过研究,朝廷同意张奂的意见,便下诏给段颎,让他照办。

  接到诏书的段颎很生气,便给朝廷写信,说明自己决意平羌,并且在信中严厉地批评了与自己并列‘凉州三明’的张奂。

  再说凉州这个地方,传说中,崤山之西出将、崤山之西出相,所谓“凉州三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位平羌猛人;说起来,这羌人造反,自东汉以来,就是个大问题,基本解决办法就是惹事就打,打了就降,过段时间再惹事,惹事就再打;当然,光靠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手持利箭,一手摇橄榄枝,这才是正道。当年平羌大英雄邓训采用的就是这招,可惜老邓死后,羌人又没法过上正常人的日子了。

  凉州三明中,除了张奂、段颎,还有我们之前在说桓帝的时候提到过的那位一直想辞职不干的猛人皇甫规,这三为猛人,在多年的平羌战斗中,除了战略战术的总结,还在内心形成了对付羌人叛乱的指导思想;在指导思想方面,皇甫规和张奂基本继承了当年邓训的思想,认为打只是策略,不是目的,对待羌人威并济的才能收到实效!但是段颎和他们的思想不一样,你不服,老子就打,投降也不行,一不做二不休,见到了就杀,所以段将军的一双铁拳头,在凉州那也是羌人比较怕的,时间久了,段将军的名声也就打出来了。

  在说朝廷方面,上任没有几个月的司空王畅不知道又怎么让窦武和陈藩不满意了,被罢了官,司空职位又由宗正寺的刘宠升任接手。

  此时朝政的金子塔尖,由窦妙太后、窦武、陈藩以及那位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刘宏,

  暂时处于金字塔尖下面第二层的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