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五十九章 黎明之前(3/5)
哈哈,守境果然一心为本相考虑,其心可嘉。”
  李敬玄仰头大笑。
  严守镜微笑附和,背后,已被冷汗浸湿。
  ……
  道观中供着骑乘青牛的老君像。
  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青气盘旋上升,仿佛将在像前默默祝祷道人的心神,都一起带到青天高处。
  整个殿堂,烛光昏暗,气氛神秘而沉凝。
  借着微弱烛光,只见殿中站了数名道人。
  当先一位,黑发黑须,长眉入鬓,身形挺拔如苍松。
  双眸沉静如古井。
  自他眉心升起一缕红纹,宛如开了天眼。
  此道,正是茅山宗主,叶法善。
  叶法善,字道元,号罗浮真人。
  符箓派茅山宗天师,歙州刺史叶慧明之子。
  历史上,一生经历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其寿元悠长,委实惊人。
  此时,随着大唐迁都洛阳,李治越发器重叶法善,封其为护国天师。
  隐为道门之首。
  在叶法善身后,还立着四名道人。
  左手一位,银发黑须,身材高大,眉目祥和。
  一头银发用玉冠束起。
  手结道印,立在那里默默祝祷,自有如仙如圣的气度。
  在他的眉心,有红色法印,形如火焰。
  此道名潘思正。
  亦是初唐闻名天下的高道。
  一直长居逍遥谷,观名宗唐观,后李治下旨赐名游仙观。
  在潘思正右手边,站着一名瘦削的中年道人。
  此道身长鹤立,有飘飘出尘之气。
  只见他双眉浓黑如蚕,颔下蓄着短须。
  眉心三缕红纹,形似“川”字。
  乃是刘道合。
  陈州宛丘人,初与潘师正同隐嵩山。
  李治闻其名,特命人修建太一观赐给刘道合。
  在李治泰山封禅时,连日大雨不止,于是令随驾的刘道合于仪鸾殿上施法止雨。
  法咒念毕,立时云收雨歇,天清日明。
  圣人见之大悦,之后一直留刘道合在身边,并令刘道合为其炼丹。
  在刘道合与潘思正身旁,还立着两名道士。
  左手一位,身材胖大,黑发长须,仙风道骨,眉眼似笑。
  他抚着胖大的肚腹,似在沉吟。
  眉心一枚红印,形似雷电一般。
  此道名李荣,道名任真子。
  乃道家重玄派,师承高道成玄英。
  与卢照领是好友。
  另一侧,站着一位身材硕长的道士。
  此道极瘦,颇有些行销骨立之感。
  但他的身骨又给人感觉极硬朗。
  犹如悬崖峭壁上生出的古松,筋骨虬劲,怪石嶙峋一般。
  他的双眉倒吊,双眼细长。
  在眉心有一枚形似绿叶的红色印符。
  此道是罗公远。
  九宫山九宫庙主,与张果、叶法善齐名。
  历史上,玄宗朝时曾多次召见罗公远,并令其与叶法善、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含元殿上。
  其人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
  天宝十五载,大唐安史之乱,玄宗逃入蜀,罗公远于剑门奉迎至成都,后拂衣而去。
  这五名道人,俱为一方道主,法力通天。
  不知为何却在洛阳,而且还在这偏僻小道观中出现。
  面对着老君像,他们各自祝祷。
  直到叶法善开口:“今晚之事……各道友如何看?”
  “苏大为此人我只是闻名,却没有见过,不知此人究竟是信道?还是崇佛?”
  “法善好像与此人相识?”
  “永徽年间天子令征西突厥,当时苏大为在军中,我也曾随军出征,与他有过一段交情。”
  叶法善沉吟道:“此子修为不俗,据他说是师承丹阳郡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