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72.针对(2/4)
主流足球圈,年龄过大不容易接受新的技战术知识,无法适应新的诸如高科技的专业设备,不懂得进行最流行的足球大数据分析等等。

  反正诟病他战术落后就对了。

  如果有人反驳,“那他为什么要来中国,不回欧洲去执教,他来中国是因为钱好骗的。”的论调立马就放了出来。

  其实在张升看来,不管自己在联赛里如何面对里皮保持不败,至少在执教国家队这个层面上,自己是远有不如。不说别的,光里皮本身名字就带来的威信,以及丰富的带国家队打硬仗的经验,就不是自己这个国家队新手级别教练能比拟的。

  也就是说,有里皮在,绝对是能保证一支球队的下限的。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这支中国国家队因为张升的出现,好球员多了不少。对国家队打世预赛这样的比赛来说,充分的利用这些球员的能力,并且把他们的状态保持在水准之上,远比一个劲的冲冲冲要来得好。

  这也是当初国家队中途临时换帅,张升自己没有急着去接手的根本原因。

  负责主罚这个角球的是郝军敏,他伸出手亮了亮食指和中指,这是赛前训练中就约定好的战术暗号,意思是前点跑位干扰,落点直接吊在中路。

  等郝军敏的球罚出来,聂江突然从中路跑向了前点。

  早就在赛前对聂江做了着重分析的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后卫球员一下被带到了前点,拥挤的中路有了一定的空间,李云有了施展的空间,他高高的跃起,抢先站住了落点。

  只听得“嘭”的一声,利用强大的腰腹能力在空中滞空的李云将头球狠狠的顶在了门楣上。乌兹别克斯坦的守门员内斯特罗夫并没有摸到足球。

  “哎呀,门柱。”黄剑祥声音尖的有点失态,他也察觉到了,连忙调整语调,“太可惜了,太可惜了。李云这个头球力量角度都是极好的。”

  “非常漂亮的头球,虽然没进,但是我们主场的气势已经打出来了。聂江刚完成有威胁的射门,李云接着就差点帮中国队首开纪录,大家明显已经进入了比赛的状态。”

  两个解说员在帮球员们鼓劲,李云却对这个头球有些不甘,他一边不停的往回跑,去补自己中后卫的位置,一边还拉了拉自己球衣上衣的衣角给主裁判看,示意自己在头球攻门时,对方拉了自己,导致自己头球没进。

  主裁判倒是显得很温和,没有理会李云的投诉,只是望着李云,笑着摇了摇头,当然,这个主裁判不是印度人。

  李云当然知道自己这样的投诉,以及对方的小动作是不会让主裁判送自己点球的,但是经验非常丰富的他,利用自己是队长,又是当事人的优势,主动和主裁判沟通,稍微的施压,让主裁判形成一种心理印象--乌兹别克斯坦队的球员有小动作。

  只要这样平静,礼貌的投诉多了,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球员再出现隐蔽的小动作和犯规时,主裁判可能就真的会对对方做出处罚,轻的是警告,重的就是直接掏牌,一旦在关键的位置,特别是禁区里出现,那就是中国队获利的时候了。

  毕竟主裁判也是人,也会受情绪的影响。

  获得了一个门柱之后,中国队进攻的力度没有任何的减弱,偏进攻的前场组合发起了一波波的进攻。

  第五分钟的时候,李雪鹏莽了起来,他接到丁怀翌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后脚跟的塞球后,利用自己的速度,拼命的冲了起来。

  左后卫一直是这支中国队的一个痛点。

  真实的历史上,这个位置受诟病最多。不管是郑振,姜至鹏,还是其他人,要么进攻不行,要么防守不行,即便是这个时空,有了张升,到现在改善也不大,像周舟纯防守的,魏志民和肖云帆防守漏洞大,申俊还在成长中,而且他本身上限也就88而已。

  唯一开始崭露头角的是彭浪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