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二章 那些久违的日子
那些年新建房子的多,所以村里出面,大家一起建了一口窑。

  制瓦胚和制砖差不多,只不过最后的模子不一样。

  瓦胚制好,按师傅的指点,在窑里摆好,然后要烧个几十个小时所以要准备好足够的劈柴,然后熄火,再闷上几十个小时,最后师傅开窑,瓦胚变成青黑色的瓦,就成了。

  所以,那时建房子,原材料虽然用钱不多主要也是因为没钱但准备时间都很长,他家的房子是他三年级的时候做的,估计在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在准备。

  冯一平带着文华兄弟俩到家时,冯振昌和他的好伙计冯明志,陪着塆里的木匠冯春堂在堂屋里闲话。

  冯春堂跟他开玩笑,“一平,牛你放的好吗这个学校是没教的吧”

  冯一平也笑着说,“反正它的肚子鼓鼓的,像怀了小牛一样。”

  大家都笑起来。

  进了伙房,目前正在灶上忙着,冯一平自觉坐到灶后添柴。

  “他们晚上喝酒,估计又要喝个半天,你先把这碗面吃了。”说着,梅秋萍把一碗冷面倒进锅里,热了后分成三份,给他们三个,当然,冯一平的那碗最多。

  家里招待客人的时候,主妇和孩子一般是不上桌的,而且要等到他们酒喝完,才能吃饭。梅秋萍知道儿子正是能吃的时候,饿的快,等到晚上八、九点,那肚子早就呱呱叫了,所以下午下面就多下了一把。

  面是自家牵的油面,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过这种面,这是下午做给木匠冯春堂剩下的。

  在农村,匠人进门做事,比如木匠、漆匠,还有篾匠,要管中午和晚上两餐饭,当然还有烟酒。

  此外,在两次正餐之前,上午和下午过半的时候,主人家总要准备吃的,一般都是面。和英国人的下午茶类似,不过这些匠人比英国绅士还享受,不但有下午茶,还有上午茶。

  一碗面,被冯一平稀里哗啦的,几分钟就装进了肚子里,梅秋萍边炒菜边教训他,“又没人跟你抢,吃那么快”

  文华兄弟俩捧着碗在旁边笑。

  油炸花生米、辣椒炒腊肉、煎豆腐、丝瓜炒蛋、腊肉煮黄瓜,还有一盘峨眉豆,六个菜,在农村来说,也算得上丰盛了。

  他们喝酒都喝的慢,抿上一口酒,吃上几口菜,然后聊上半天,一杯酒喝完,倒酒的时候,又你谦我让的扯个半天。酒量也都是在有限,估计最多最多,起特殊时期中不上学,批斗游行的事。还有哪家亲戚是在县里,分了一套大房子,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置办的一应俱全,还装了电话,他儿子读书太用功,小学就近视,配副眼镜花了上百块。又有哪个村子,有聪明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在家做死做活不说,到处找人帮忙借钱,还说要让那孩子将来读博士呢。

  当然,到最后,会有一个主旨总结,主要是针对孩子们的,要珍惜,要勤劳,要努力,要节俭,要孝顺,具体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要听父母的话,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

  不过,等到冯一平初中毕业,随着电视机普及,家家电扇几个,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此情此景,就只能成追忆了。

  把他们送到家,文华问,“小叔,明天你还要放牛吗”

  “是,”冯一平说,“你们就不要跟着,明天我还要砍柴,没空陪你们。这样,明天我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葡萄好吗”

  他放牛的地方,有一棵野葡萄,不知道什么品种,但颗粒很大。

  两个家伙这才有些高兴。

  感谢您的点击新人新书,出头大不易,可以的话,能收藏,投推荐票吗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wxs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