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六章 马均报恩,制炭团(2/3)
去了。马钧之才确实了得,不出三日的功夫,便相处了办法。
马钧提议将石炭的屑料活水后揉成团,中间夹杂一些木屑竹条,再在表面撮上些许孔洞,晾干之后便可放在炉中使用。效果极好,只是因制作过程让木屑和竹条浸湿后燃烧时烟尘教大。如此炭团燃烧过后,撬开的煤灰之中只有少部分石炭还有未被利用。
项敖觉得如此制作虽能提高燃烧效率,却太过浪费石炭,家中使用烟尘太大也对身体无益,便建议在其中加入少许砂灰。加入砂灰之后的炭团成型更为稳定,不易变形,而且通过对比,同样大小,同样制作之法的炭团,加入砂灰的能燃烧更久。
虽火力稍要小些许,不过百姓日常的用度和冬日一家之人取暖之用确实足够。马钧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得知只需在碳灰中加入极为少许的食用的盐、碱、矾和石灰粉可提高燃炭效率,燃得更久且少烟尘。
为能达到量产,马钧又想办法制出巴掌大小的半瓜状的模具,只需将石炭碎屑与砂灰按搭配好的比例混合之后将模具一盖一提便成型。找到方法之后项敖便安排人手大量的赶制,毕竟如此大雪纷飞不停的日子,极易冻死人的。
“老师,炭团不值几个钱,为何不能免费赠与?”
“要治理好朔方,不论哪族人士,都要让其知晓有劳才有得,方可长远!懒惰乃是天性!”蔡邕喝着清茶说道:“况且别人并不知炭团价廉。朔方之地日后一应民生所需钱财不少,朝廷帮助极为有限,敖儿还是多多考虑,以备不患才是!”
项敖闻言恍然大悟,立马拜别蔡邕,根据朔方如今情况拟定炭团获得的制度。
治下百姓可用些许政令低价出售,甚至免费。可北方如此多郡,贩卖炭团可是能大捞贵族钱财以资朔方民生军事发展。还有北方鲜卑更是需要,用此低廉的炭团若只换取鲜卑马匹甚至铁矿,不是能变相削弱北方鲜卑异族么?念及至此,项敖更是难以自己,跟蔡邕大致商量之后便准备实施大计。
为求保密,项敖高酬招回那些被项敖所救,家中亦无亲人的百姓分工制作。分队运输定量的煤灰,运输适量的砂灰和硫磺等添加之物,再分别命人搅拌、用模具制作成型,并且所有流程都由马钧一人统筹,其他人不得参与。
如此一来,制作炭团的方法被外力人探得其中奥秘的可能就极大的降低。项敖在塞外劫回来的钱财还是不少,除去少量分发给百姓作为救急用度之外,剩下的也是不少。安排好之后,项敖便开始大量制作。
数日之后,项敖颁下政令:每年在十至二月之间,若家中有人服役行伍,每月在衙内可无偿领取炭团,数为十;之后若有需求可在官衙四钱的价格购得,当月每户所得之数不得超过三十之数,官衙之中一应官吏待遇于士卒同等。
若有过服役或日后打算服役日后朔方郡官方指定的部分徭役的朔方百姓可四钱价格购得,当月每户所购不得超过四十之数,正在服役的百姓待遇如同士卒、官吏,且日后非官方强制的徭役另有所得;定居朔方郡地界之内超过一年以上之人可以六钱购得炭团,每月每户不得超过四十之数。超过四十之数需按十四钱原价购买,所购总数不得超过一百。
更由于朔方今年被鲜卑祸害得不轻,许多家中已无钱良,哪来钱买炭团,项敖便允许百姓赊帐购买,来年再还与官衙或者用徭役兵役替代。当然可赊账购买的百姓需要官衙派人核实确实困难之后放可,还要赊账之人打欠条或者写下来年用徭役替代的契书。
而项敖所定之数也是考虑到炭团高价卖出到其他州郡甚至外族之后,也可为有胆从商的百姓挣得些许余钱以充家用,而数量的限制,则是避免太多的百姓从事倒卖而导致无人耕种。
炭团开始售卖的当日,项敖便同时发布政令,符合政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马钧提议将石炭的屑料活水后揉成团,中间夹杂一些木屑竹条,再在表面撮上些许孔洞,晾干之后便可放在炉中使用。效果极好,只是因制作过程让木屑和竹条浸湿后燃烧时烟尘教大。如此炭团燃烧过后,撬开的煤灰之中只有少部分石炭还有未被利用。
项敖觉得如此制作虽能提高燃烧效率,却太过浪费石炭,家中使用烟尘太大也对身体无益,便建议在其中加入少许砂灰。加入砂灰之后的炭团成型更为稳定,不易变形,而且通过对比,同样大小,同样制作之法的炭团,加入砂灰的能燃烧更久。
虽火力稍要小些许,不过百姓日常的用度和冬日一家之人取暖之用确实足够。马钧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得知只需在碳灰中加入极为少许的食用的盐、碱、矾和石灰粉可提高燃炭效率,燃得更久且少烟尘。
为能达到量产,马钧又想办法制出巴掌大小的半瓜状的模具,只需将石炭碎屑与砂灰按搭配好的比例混合之后将模具一盖一提便成型。找到方法之后项敖便安排人手大量的赶制,毕竟如此大雪纷飞不停的日子,极易冻死人的。
“老师,炭团不值几个钱,为何不能免费赠与?”
“要治理好朔方,不论哪族人士,都要让其知晓有劳才有得,方可长远!懒惰乃是天性!”蔡邕喝着清茶说道:“况且别人并不知炭团价廉。朔方之地日后一应民生所需钱财不少,朝廷帮助极为有限,敖儿还是多多考虑,以备不患才是!”
项敖闻言恍然大悟,立马拜别蔡邕,根据朔方如今情况拟定炭团获得的制度。
治下百姓可用些许政令低价出售,甚至免费。可北方如此多郡,贩卖炭团可是能大捞贵族钱财以资朔方民生军事发展。还有北方鲜卑更是需要,用此低廉的炭团若只换取鲜卑马匹甚至铁矿,不是能变相削弱北方鲜卑异族么?念及至此,项敖更是难以自己,跟蔡邕大致商量之后便准备实施大计。
为求保密,项敖高酬招回那些被项敖所救,家中亦无亲人的百姓分工制作。分队运输定量的煤灰,运输适量的砂灰和硫磺等添加之物,再分别命人搅拌、用模具制作成型,并且所有流程都由马钧一人统筹,其他人不得参与。
如此一来,制作炭团的方法被外力人探得其中奥秘的可能就极大的降低。项敖在塞外劫回来的钱财还是不少,除去少量分发给百姓作为救急用度之外,剩下的也是不少。安排好之后,项敖便开始大量制作。
数日之后,项敖颁下政令:每年在十至二月之间,若家中有人服役行伍,每月在衙内可无偿领取炭团,数为十;之后若有需求可在官衙四钱的价格购得,当月每户所得之数不得超过三十之数,官衙之中一应官吏待遇于士卒同等。
若有过服役或日后打算服役日后朔方郡官方指定的部分徭役的朔方百姓可四钱价格购得,当月每户所购不得超过四十之数,正在服役的百姓待遇如同士卒、官吏,且日后非官方强制的徭役另有所得;定居朔方郡地界之内超过一年以上之人可以六钱购得炭团,每月每户不得超过四十之数。超过四十之数需按十四钱原价购买,所购总数不得超过一百。
更由于朔方今年被鲜卑祸害得不轻,许多家中已无钱良,哪来钱买炭团,项敖便允许百姓赊帐购买,来年再还与官衙或者用徭役兵役替代。当然可赊账购买的百姓需要官衙派人核实确实困难之后放可,还要赊账之人打欠条或者写下来年用徭役替代的契书。
而项敖所定之数也是考虑到炭团高价卖出到其他州郡甚至外族之后,也可为有胆从商的百姓挣得些许余钱以充家用,而数量的限制,则是避免太多的百姓从事倒卖而导致无人耕种。
炭团开始售卖的当日,项敖便同时发布政令,符合政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