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问题的角度(三)(2/3)
利则用,无用则弃之。”

  “你要记住,世间万事万物,并没有绝对的对错,无非是时间、地点、对象、立场不同罢了。”

  “比如,唐朝张巡守睢阳,城中绝粮,人相食,到底是对是错?”

  “南宋高宗杀害岳飞,到底是对是错?”

  “张巡当然是对的啊,如果睢阳失守,安史叛军就会进入江南,大唐危矣。”

  “呵呵,安禄山当皇帝,就一定比李隆基、李亨差吗?”

  “这个,”

  朱文奎语塞。

  “更何况,睢阳饿死的那些军民,他们该找谁说理去?”

  “无论怎么说,儿臣以为,张巡有功于唐,应当褒奖。”

  “嗯,那岳飞呢?”

  “岳飞当然不该杀!”

  “为什么?”

  “岳飞矢志报国,才华出众,乃不可多得的忠勇之士,实在是可惜了。”

  “但是岳飞的死,换来了绍兴合议,换来了金宋的和平。”

  “父皇,你这是强词夺理!”

  朱文奎瞪大眼睛,气愤的道。

  “呵呵,岳飞做例子确实不太适合,但将来你会遇上无数类似的事情,所有人都在强词夺理,都在寻求你的支持,就比如方孝孺的这篇《深虑论》。”

  “下面就是朕和你说的第二个事情,判断事情好坏、对错的标准,其实很简单,是否对皇权有利,是否对百姓有利。”

  “皇权与百姓之间,本身并没有矛盾,无非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区别,从长期来看,不考虑百姓利益的皇朝持续不了多久,但如果只考虑百姓,不考虑皇权,那皇帝做起来也没什么意思,甚至会连皇帝宝座都坐不稳。”

  “这其中的度,并非那么好把握,其精妙之处,你要细心揣摩,仔细观察,你可明白?”

  “奎儿,帝王乃人间至尊至贵之位,它能给你无上的荣耀,无尽的财富、美色、权力都任你挑选,但同时,你又会感到无尽的孤独,因为所有人都在奉承你,依赖你,想从你这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你能够依靠的,其实只有你自己。”

  “你要记住,所有人都是在提建议,而最终做决定的人,是你,也只能是你!”

  朱允炆侃侃而谈,似乎压抑的太久了,而朱文奎则有些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良久。

  朱允炆感到口渴,拿起茶杯“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对了,奎儿,朕问你一个问题,太祖皇帝为什么想要将孟子迁出孔庙?”

  “这个,”

  朱文奎犹豫了半晌,最后道:“父皇,儿臣听说是因为那句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嗯,那你觉得这句话怎么样?”

  “儿臣,儿臣以为”

  朱文奎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终于抬起头来:“儿臣以为孟子说的有道理。”

  “那你的意思是太祖爷做错了吗?”

  “不是,不是,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朱允炆一句话,让朱文奎吓的跳起来,他怎么敢说太祖皇帝错了,那可是大明朝的始祖,皇族的精神偶像啊!

  “呵呵,奎儿,太祖皇帝这么做,其中缘由值得玩味啊!这也算朕给你留的作业吧,你回去好好想一下,细心体会一下太祖皇帝的远虑吧!”

  “是,父皇,儿臣领命!”

  “这孩子,真是太实诚了!”

  望着儿子的背影,朱允炆微微叹了口气。

  这次谈话,朱允炆算是绞尽脑汁,极力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儿子,但实际效果如何,只能等等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