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822章 天意助人(2/4)
传承千年的信仰,是没那么容易改变的。
  崔玉铮试探了几次,得到的反馈是不可行。他没有强求,而是当机立断地选了另一条路。
  他要造反!
  所谓苗疆,在汉之前,代表着西南大片的地域。现在的川蜀之地,原本都是苗疆。但随着每一朝的演变,中原一直在向苗疆侵蚀,现在的苗疆,仅剩下岷江以西、以南的一点土地了,基本都是山林,种植作物难上加难,稍微好点的土地,都归了中原汉人。
  因此,历代蛇灵教主,做梦都想做的事情便是收复苗地。这样是为何蛇灵的身影,总伴随着天下动乱的原因。只有天下大乱了,蛇灵才能浑水摸鱼。他们从未想过占领中原,只是想收回旧地罢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必能得到苗寨九乡十八坞的全体拥护。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不是蛇灵教主,而是苗人之王了。
  在苗疆成立国家,传给后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今大唐兵强马壮,想要造反成功几乎不可能。但把程度控制在造反以下,却还是大有可为的。崔玉铮想要的造反,是民变。控制在川蜀之地,不更加扩大,把苗疆恢复到岷江对岸去,逼迫朝廷退让,封他一个苗王之类的头衔,让他代朝廷安抚苗民,世袭罔替,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若是这种程度,运营得当,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因为,苗疆对大唐来说,实在是太微小了。微小到这个地方,都不值当重兵围剿。出动一次兵马的靡费,苗疆一百年都回不来,这样的赔本买卖是不划算的。
  心中打定主意,崔玉铮开始着手施行。或许是天意助人吧,真正动手施行的时候,崔玉铮发现局面似乎对他颇为有利。
  去年,博陵崔氏的人找到他,求他帮了个忙。被判发配的崔玉言,在半路上,被崔家通过关系,用人换了出来,接回中原怕被人发现,苗疆天高皇帝远的,再适合藏匿不过,就想求他帮忙照顾一下。
  崔玉铮虽然是清河崔氏,不是博陵崔氏。但两个崔几百年前是一家,论起来也是有亲戚的。而且这些年王鸥在中原做生意买卖,没少得到博陵崔氏的帮忙,这点小事,他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就这样,崔玉言就留下了。
  崔玉铮见了崔玉言两次,俩人还论了兄弟。随后因为王鸥和李牧的事情,崔玉铮就离开了苗疆。这下好了,崔玉言没人管,彻底撒欢了起来。
  他称自己为崔御史,仗着崔玉铮的势力,以及博陵崔氏的帮衬,结交本地官员,结成党羽,大肆征税。拦路断桥,控制消息,把九乡十八坞的苗寨,搞得乌烟瘴气。
  崔玉铮刚回来的时候,差点没给气死。但捋顺了之后,他却感激起来了。
  崔玉言做的事情,正是一个好铺垫。只有汉人愈发的欺负苗人,他才好振臂一呼,群起相应。崔玉言的肆意妄为,正好帮他奠定了民心。
  民心可用矣!
  现在他需要做的事情就简单了,只需要找到一个契机。把苗寨帮上自己的战车就可以了,十年前的那一战,苗人被李孝恭打得元气大伤,心里对大唐铁骑已经有了畏惧之感。轻易不敢再起争端,否则崔玉言如此祸害苗疆,他们也忍不到这个时候。
  得想一个办法,逼迫他们就范,让他们破釜沉舟才行。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消息。李牧率队,从洛阳出发,经过长安,来到了川蜀。
  他来干什么,崔玉铮心知肚明!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崔玉铮收到消息,就设好了陷阱。进苗疆的路有很多条,李牧一行为何走到了悬崖峭壁?那是他安排的人,一路向导的结果。
  独孤九每次找到的向导,全都是安排好的,怎么可能不走到悬崖峭壁呢?
  崔玉铮对李牧的了解,比任何人都要多。对李牧的消息的收集,也比任何人都要细致。他知道热气球市,也早就料到,如果李牧到了悬崖,他一定会改造热气球,所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