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运筹帷幄(2/3)
证据用的录音机,我也想办法搞指标吧。实在搞不到就多花点钱,你先想办法打听打听行情。
自从妻子死后,他已经三年没敢接触黑市了。不过如今为了女儿,也顾不得这些。
说罢,他把上次秦辉发给他的奖金里那剩余的200多块钱,以及他此前积蓄的几个月工资,都拿出来数了一下。
然后表示可以给顾骜500的预算,如果还不够,再想办法。
顾骜觉得肯定够了:80年代初黑白电视机也才一千出头,彩电刚刚进入国内也才封顶两千块。
现在物资虽然更稀缺,但他要的毕竟只是录音机。
出了姐姐这一档事,顾骜也无心复习。
第二天上课时,就开始翻看昨天刚刚去市图书馆借来的文献。
至于放学后,他还准备问问马风,打听一下黑市行情的事情。
他借来的文献,一本是地方志,另一本则是如今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汇编。
之所以要借书,是因为顾骜对姐姐所说的茶场原址是宋六陵一直到60年代都还有遗迹可以被除旧迎新感到怀疑。
他倒不是怕姐姐骗他,而是觉得有可能以讹传讹。
顾骜前世是理科生,不学历史,但他也爱看杀鞑子的皇汉穿越小说。在某点一本叫《大宋权相的书里,他依稀记得看见过一个情节:
历史上的宋六陵,是被蒙元鞑僧杨连真伽给毁了的。说杨连真伽破棺裸尸,攫取了全部陪葬珍宝。
可姐姐却言之凿凿地说,一直到60年代宋六陵遗址还在,这不就矛盾了么。
要么是姐姐口口相传记错了,要么就是吴老狼写错了。
如今,查了市图书馆的一手资料,顾骜才明白过来:两者并不相悖:
蒙元开国的时候,距离宋六陵才几十年。那时候的古人,哪来的文物意识?杨琏真伽挖坟的目的就是夺宝,所以只拿些当时就已经很值钱的陪葬品,比如金银珠宝,名人字画。
至于享殿的器物建筑材料,这些东西在700年前是不值钱的,鞑子也懒得刻意费力去计划性地彻底毁坏。
所以直到60年代,即使经过700年的风雨,以及无数次盗墓,依然可以确认还剩宋孝宗光宗的享殿,依然有地面遗迹,只是其他四陵的地表部分荡然无存了。
这最后两座享殿的残骸,确实是除旧迎新的时候彻底垦平的。
唉,可惜了。能挽救多少算多少吧。顾骜内心叹息着。
他本来是工科生,连盗墓小说都不看的那种,对考古和收藏文物兴致寥寥。但既然遇到这种事情,与公与私没有不管的道理。
他打算花点钱,毁家纾难从其他知青手上抢收,能买多少算多少。至少不能眼睁睁看着王平山把东西都卖给外国人。
看完地方志史料,顾骜又翻了一会儿政策汇编。
从书上,他进一步了解了目前文物进出口的规定:
如今的古物出口创汇合法渠道,主要是两条。
第一条是国家特许经营的出口机构,主动向国外出口。
这个渠道虽然目前管理比较混乱,但毕竟还有一些五六十年代有关部门颁布过的规章可以借鉴,规定过哪些能卖哪些不能卖。只是十年不可描述期间,因为社会现实而松动了。(79年7月后就全面规范了,但主角不知道。)
第二条途径,就是来华的外国人或者华侨来国内旅游考察,然后少量买些收藏品离境时自己带出去。
这种交易的规模比较小,但管理完全是空白,几乎什么都让带。
顾骜在文献中,查到了一份中央文件决议,是文物管理局提交的,名叫《对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携带邮寄文物出口鉴定管理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自从妻子死后,他已经三年没敢接触黑市了。不过如今为了女儿,也顾不得这些。
说罢,他把上次秦辉发给他的奖金里那剩余的200多块钱,以及他此前积蓄的几个月工资,都拿出来数了一下。
然后表示可以给顾骜500的预算,如果还不够,再想办法。
顾骜觉得肯定够了:80年代初黑白电视机也才一千出头,彩电刚刚进入国内也才封顶两千块。
现在物资虽然更稀缺,但他要的毕竟只是录音机。
出了姐姐这一档事,顾骜也无心复习。
第二天上课时,就开始翻看昨天刚刚去市图书馆借来的文献。
至于放学后,他还准备问问马风,打听一下黑市行情的事情。
他借来的文献,一本是地方志,另一本则是如今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汇编。
之所以要借书,是因为顾骜对姐姐所说的茶场原址是宋六陵一直到60年代都还有遗迹可以被除旧迎新感到怀疑。
他倒不是怕姐姐骗他,而是觉得有可能以讹传讹。
顾骜前世是理科生,不学历史,但他也爱看杀鞑子的皇汉穿越小说。在某点一本叫《大宋权相的书里,他依稀记得看见过一个情节:
历史上的宋六陵,是被蒙元鞑僧杨连真伽给毁了的。说杨连真伽破棺裸尸,攫取了全部陪葬珍宝。
可姐姐却言之凿凿地说,一直到60年代宋六陵遗址还在,这不就矛盾了么。
要么是姐姐口口相传记错了,要么就是吴老狼写错了。
如今,查了市图书馆的一手资料,顾骜才明白过来:两者并不相悖:
蒙元开国的时候,距离宋六陵才几十年。那时候的古人,哪来的文物意识?杨琏真伽挖坟的目的就是夺宝,所以只拿些当时就已经很值钱的陪葬品,比如金银珠宝,名人字画。
至于享殿的器物建筑材料,这些东西在700年前是不值钱的,鞑子也懒得刻意费力去计划性地彻底毁坏。
所以直到60年代,即使经过700年的风雨,以及无数次盗墓,依然可以确认还剩宋孝宗光宗的享殿,依然有地面遗迹,只是其他四陵的地表部分荡然无存了。
这最后两座享殿的残骸,确实是除旧迎新的时候彻底垦平的。
唉,可惜了。能挽救多少算多少吧。顾骜内心叹息着。
他本来是工科生,连盗墓小说都不看的那种,对考古和收藏文物兴致寥寥。但既然遇到这种事情,与公与私没有不管的道理。
他打算花点钱,毁家纾难从其他知青手上抢收,能买多少算多少。至少不能眼睁睁看着王平山把东西都卖给外国人。
看完地方志史料,顾骜又翻了一会儿政策汇编。
从书上,他进一步了解了目前文物进出口的规定:
如今的古物出口创汇合法渠道,主要是两条。
第一条是国家特许经营的出口机构,主动向国外出口。
这个渠道虽然目前管理比较混乱,但毕竟还有一些五六十年代有关部门颁布过的规章可以借鉴,规定过哪些能卖哪些不能卖。只是十年不可描述期间,因为社会现实而松动了。(79年7月后就全面规范了,但主角不知道。)
第二条途径,就是来华的外国人或者华侨来国内旅游考察,然后少量买些收藏品离境时自己带出去。
这种交易的规模比较小,但管理完全是空白,几乎什么都让带。
顾骜在文献中,查到了一份中央文件决议,是文物管理局提交的,名叫《对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携带邮寄文物出口鉴定管理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