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被艺术吸引(1/2)
“你怎么知道站了两个小时?”我问道。小孙说那时候我在旅馆里,坐在桌前用笔记本电话整理照片,桌前就是窗户,抬头就能看到那小男孩,旁边有时钟,我开始整理的时候是下午两点,直到四点那小男孩才摔倒。
我表示没明白:“你、你一直看了两个小时?”
小孙摇摇头:“不是啊,应该说是我工作了两个小时。”我说你既然看到这种情况,天又那么冷,你为什么不报警呢,小孙说报警也没用,这男人在当地县城很有名,经常打骂儿子,时候邻居看不过眼去报警,但警察来也就是对他批评教育,邻居问为什么不处理,这不是虐待罪吗,警察还说父亲打儿子算什么虐待,就走了。所以,我报警也没用。
“是啊,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其实还很淡,就算有些执法者也是。”陈女士无奈地附和着,随后举起酒杯来,小孙也举起杯,微笑着示意我也举。
我慢慢伸手握住酒杯,正想举起来,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就算报警没用,那你也应该去制止啊,就眼睁睁地看着这种父亲虐待儿子,而且还是只有四五岁的小孩?没看到也就算了,这小男孩就在你面前的窗户对面整整冻了两个小时,你能坐得住吗?”
小孙说:“田老板,你是真不了解中国人啊,警察都管不了那家伙,我连邻居都不是,去了只能挨骂。那家伙脾气暴着呢,邻居只要过问就骂人,有时候手里还握酒瓶子,谁还敢管?”陈女士也连连点头,说这也是中国特色,别说虐待儿童,就算你在小区里看到有人遛狗没拴绳,过去问他都不高兴呢。
这事也有道理,可我又问:“那小男孩双臂都冻得发麻发木,放下来想缓缓,你为了拍照还让他再举起来配合你,太说不过去了吧?不能帮忙也就算了,怎么还能添乱,而且还骗他说配合你就能进屋,有这么骗小孩的吗?你可知道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是多么希望有人能真正站出来帮他,可你不但没帮还骗他,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得给他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
“田老板,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吧?”没等小孙回答,陈女士抢过话头,“小孙什么忙也帮不了,但他有相机啊!就像作家的武器就是笔,摄影家的武器就是相机!他要把这个情况拍下来,发表出去让更多人看见,这样才能起到警醒作用,说不定效果更好,能避免更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小孙是在做一件大好事,怎么在你嘴里反而成了罪过?”
听她这番话,我还真有些犹豫,就说:“就算出发点是好的,也不能以让被拍者更痛苦来换吧?你还没警醒多少人呢,却先严重伤害了那个小男孩,这不合适。”
小孙叹了口气:“没办法,想要做大事就必须有牺牲,如果我不能拍下小男孩双手抓着栅栏的画面,这幅作品就不能叫做《悬》,而是《站》了,但意义上有很大差别,因为‘悬’字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站就不行。小男孩早抓也是抓,晚抓也是抓,就算我这个叔叔让他抓完栅栏也没能进屋去取暖,让他心里很失落,但也无所谓,他经常被这么虐待,早就习惯了,不会因为我的行为而有什么改变。但他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的照片发表出去,能警醒更多人避免这样,是在做好事,他也会理解我的。”
我笑着:“你让一个冻得麻木的四五岁小男孩理解你这么复杂的情感?”小孙见我始终跟他意见相左,就微笑着岔开话题,陈女士显然早就听烦了,开始聊小孙的摄影才华。然后又是小孙接过话茬,大谈特谈摄影和文学、绘画及音乐作品的区别与共性。
在他谈的过程中,陈女士单手拄腮,显然听得很入神,眼中都是欣赏和爱慕。不说不说,小孙讲的那些什么区别、共性我都不太懂,我还是一直在想那个曾经站在零下寒风中的小男孩。让我联想起之前那幅著名的摄影作品:一个非洲小女孩骨瘦如柴,蹲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我表示没明白:“你、你一直看了两个小时?”
小孙摇摇头:“不是啊,应该说是我工作了两个小时。”我说你既然看到这种情况,天又那么冷,你为什么不报警呢,小孙说报警也没用,这男人在当地县城很有名,经常打骂儿子,时候邻居看不过眼去报警,但警察来也就是对他批评教育,邻居问为什么不处理,这不是虐待罪吗,警察还说父亲打儿子算什么虐待,就走了。所以,我报警也没用。
“是啊,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其实还很淡,就算有些执法者也是。”陈女士无奈地附和着,随后举起酒杯来,小孙也举起杯,微笑着示意我也举。
我慢慢伸手握住酒杯,正想举起来,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就算报警没用,那你也应该去制止啊,就眼睁睁地看着这种父亲虐待儿子,而且还是只有四五岁的小孩?没看到也就算了,这小男孩就在你面前的窗户对面整整冻了两个小时,你能坐得住吗?”
小孙说:“田老板,你是真不了解中国人啊,警察都管不了那家伙,我连邻居都不是,去了只能挨骂。那家伙脾气暴着呢,邻居只要过问就骂人,有时候手里还握酒瓶子,谁还敢管?”陈女士也连连点头,说这也是中国特色,别说虐待儿童,就算你在小区里看到有人遛狗没拴绳,过去问他都不高兴呢。
这事也有道理,可我又问:“那小男孩双臂都冻得发麻发木,放下来想缓缓,你为了拍照还让他再举起来配合你,太说不过去了吧?不能帮忙也就算了,怎么还能添乱,而且还骗他说配合你就能进屋,有这么骗小孩的吗?你可知道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是多么希望有人能真正站出来帮他,可你不但没帮还骗他,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得给他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
“田老板,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吧?”没等小孙回答,陈女士抢过话头,“小孙什么忙也帮不了,但他有相机啊!就像作家的武器就是笔,摄影家的武器就是相机!他要把这个情况拍下来,发表出去让更多人看见,这样才能起到警醒作用,说不定效果更好,能避免更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小孙是在做一件大好事,怎么在你嘴里反而成了罪过?”
听她这番话,我还真有些犹豫,就说:“就算出发点是好的,也不能以让被拍者更痛苦来换吧?你还没警醒多少人呢,却先严重伤害了那个小男孩,这不合适。”
小孙叹了口气:“没办法,想要做大事就必须有牺牲,如果我不能拍下小男孩双手抓着栅栏的画面,这幅作品就不能叫做《悬》,而是《站》了,但意义上有很大差别,因为‘悬’字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站就不行。小男孩早抓也是抓,晚抓也是抓,就算我这个叔叔让他抓完栅栏也没能进屋去取暖,让他心里很失落,但也无所谓,他经常被这么虐待,早就习惯了,不会因为我的行为而有什么改变。但他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的照片发表出去,能警醒更多人避免这样,是在做好事,他也会理解我的。”
我笑着:“你让一个冻得麻木的四五岁小男孩理解你这么复杂的情感?”小孙见我始终跟他意见相左,就微笑着岔开话题,陈女士显然早就听烦了,开始聊小孙的摄影才华。然后又是小孙接过话茬,大谈特谈摄影和文学、绘画及音乐作品的区别与共性。
在他谈的过程中,陈女士单手拄腮,显然听得很入神,眼中都是欣赏和爱慕。不说不说,小孙讲的那些什么区别、共性我都不太懂,我还是一直在想那个曾经站在零下寒风中的小男孩。让我联想起之前那幅著名的摄影作品:一个非洲小女孩骨瘦如柴,蹲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