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六节:迷离故人(2/3)
的非议道:“叙话就不用了,该说的话,会盟之上,都已言明。只是我适才坐写檄文的那方筵席,似乎有些破了,还望你告知盟主一声。”

  说完,曹操便与其他诸侯一同离去,只剩摸不着头脑的仆人,留在原地轻声嗫嚅道:“筵席破了……”

  须臾后,仆人回到殿堂,将适才发生一切,一字不漏地告与了袁绍。

  “他说筵席似乎破了?”袁绍问道。

  “正是。”仆人答道。

  袁绍来到筵席前,吩咐仆人道:“抬起来。”

  “诺。”仆人抬起筵席后,一方布满字迹的绢帛,忽然呈现在他的眼前。

  袁绍拿起绢帛,只见绢帛之上写道:

  “于撰文之时,偶得闲暇,墨此帛书,望盟主亲鉴:

  袁术适才离去,非劝孙坚回堂,是为与孙坚结盟。且他二人之间,必已私下达成某种不为人知之协定。适才殿堂之上,我之所以顾左右而言他,则是为联军内部之安定计,以防芥蒂之暗生,祸之起于萧墙是也。

  散席之后,我料盟主必会命人请我内堂一叙,同为联军之安定计,请恕操不能从命。特以下文了明心迹,望盟主雅量海涵:

  我与盟主自此会盟之后,已暗结义中之义,成盟中之盟。日后盟主若有难处,只需手书一方,操即便远隔千里,也当提劳军,赴千里,奔走君前。

  ——奋武将军曹氏孟德书。”

  看完这方帛书,袁绍不禁叹道:“仅一刻钟的时间,他曹孟德竟能在撰写檄文之余,得空写下这方帛书,真可谓才思敏捷!”

  袁府门口,众诸侯皆纷纷告辞离去。唯袁术与孙坚,摆出一副只送辞,不远行的客道模样。

  待众人散尽后,袁术才觉得孙坚身边,似乎少了点什么,遂问曰:“令公子呢?”

  “适才与众人挥别之时,他说忽感内急,急需去往东圊之所,遂与袁纾进府。失礼之处,还望公路兄原宥。”

  “无妨,无妨。既如此,暂候片刻就是。”

  “不必,不必,我等即刻就可上路。策儿完事后,自会跟上。”

  “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我等这就上马吧。”

  话毕,术、坚二人,即带着各自护卫,信马由缰而去。

  孙策与袁纾进得袁府,并未去往东圊之所,而是直奔邵登住处。

  碍于袁纾在场,孙策只得与邵登打着哑谜道:“他还好吗?”

  “谁?”邵登一脸茫然。

  “当然是令师弟,他在洛阳可好?”孙策话音刚落,邵登便单手下压,示意孙策轻声谨言:“怎么,足下认识他?”

  “当然。”孙策道,“他是我的一位故人。”

  “我等与夫子出洛阳之时,师弟尚可言好,但此后就难言了。”邵登道。

  “何意?”孙策道。

  只听邵登“唉”地言道:

  “夫子一生收徒众多,且有教无类,故豪门、寒门弟子皆不在少数。其豪门弟子,多为钟情音律者,他们即便学有所成,也多作修身养性之用。而寒门弟子学成之后,则多用以谋生,其中以入朝任职者居多。

  董贼乱政后,夫子与我等寒门弟子,不屑为奸佞取乐所用,遂欲辞官归去。不料辞行时,竟被董贼强留,始终不得脱身。直至月前,得师弟相助,我一行数十人,才得以安然逃出。

  由于师弟行事谨慎,且与我等会面之时,常以铜具遮面,故董贼并不明其身份。后,经其爪牙多方查访,才探得此事乃夫子一豪门弟子所为。可再深入探究,则如海底之捞针,徒劳而无功矣。

  董贼本想拘涉事之人,逐一过府刑询。然,夫子留在洛阳的弟子,非出自朝中大员之家,即是皇室宗族之亲。董贼虽手握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