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1663:西行记(9)(2/3)
奔去.

  看着他的背影,秦风微笑点头.岳开山还是昆凌郡的时候,这个人他就盯上了,当时在昆凌郡,这家伙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侵略者,但偏生他就在那片土地之上牢牢地扎下了根,将昆凌郡经营成了周济云的大本营,这份治理地方的本事,还真不多见,将他放到涔州看来也是放对了,他所考虑的这些事情,如果真的变成现实,西地不但会与大明本土联系更紧密,也能一举改变西地贫蔽的现实.

  一盘红彤彤的沙枣放在了秦风的面前,拈起一颗,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倒果然不愧是岳开山吹牛皮,味道着实不一样.

  “的确是好东西.多吗?”秦风举起一颗沙枣,问道.

  “现在不多.”岳开山坦然道:”因为卖不了钱,多半是一些野生的,还有一些百姓在家里种上那么几颗自吃,臣正准备发动百姓大规模栽种,涔州西部种庄稼是不行的,但这玩意儿却可以大规模栽种.涔州瓜在没有解决掉运力之前,臣还不想发动百姓大面积种植,但这沙枣不一样,他是可以长期存伫的,新鲜的可以当果实卖,卖不完的晒干了还可以当药材卖.臣已经让人开始大规模地育苗了,等解决了眼前这档子事,臣便准备开始实施这一计划了.”

  “好,我等着在越京城里看到你的沙枣大卖.”秦风大笑,抬头看了看天色:”岳郡守,我们远来是客,坐在你这后院之中也小半天了,眼下是又累又饿,能否招待我一顿呢?不要大鱼大肉,就你这涔州特色菜肴来上几份?”

  “能招待陛下是臣的福分.”岳开山笑道:”只是臣招待了陛下之后,还请陛下赶紧离开涔州.”

  “还没有待客,就开始赶客了,真是好没道理!”秦风大笑:”乐公公,你说是不是?”

  乐公公在一边陪笑着道:”陛下,臣觉得岳大人所说甚有道理,涔州现在不太平,陛下万金之躯,实在是不宜身处险地.”

  “啧啧啧,你这个叛徒!”秦风大笑,”先吃了岳大人的接风宴再说,如果满意,那既是接风又是践行,如果不满意,嘿嘿,那可就难说了.”

  岳开山听着这话,可是有些犯愁,满不满意,还不是陛下一句话,到时候哪怕他吃得心满意足,要挑根刺还不容易,听陛下这话的意思,就没准备离开.

  岳开山是一个不矫情,极务实的人物,秦风说是便宴招待,他果然便是便宴招待,只不过涔州本地厨师做出来的饭菜,自然是与越京城的风味大不相同,不但秦风三人吃得极香,便连岳开山自己也是连吃了好几碗,要知道,这些日子以来,他根本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吃过一顿饭.现在皇帝陛下赶到此地,虽然还是没有解决迫在眉睫的难题,但至少,已经为涔州未来的发展拨开了乌云,现出了一缕曙光.

  皇帝陛下虽然说他只会给出带有倾向性的意见,但这就足够了,政事堂的诸位大佬,当然会把皇帝的话当作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

  大明的这种政治制度,与岳开山所了解的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前不论是齐国,还是楚国秦国越国,很多事情都是皇帝一言而决,这种皇权至少的思想,甚至可以上溯到历史上的所有朝代,以英明圣武而著称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清,更是将首辅当成了一个摆设.

  但现在的大明,在岳开山看来,皇权和相权相互制约,皇帝的命令没有政事堂盖大印,便不能下发,反过来,政事堂的意见如果皇帝不同意,便也无法成行.简而易方,大明治国的方略,就是皇帝与政事堂的诸位大佬们相互商量着办,有时候,就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

  这样好吗?

  有时候看起来不好.比如现在岳开山想办的事情,如果是在齐国,他只需要说服皇帝一个人就可以了,但在明国,皇帝同意了,只不过成功了一半.

  这样不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