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1978章诸葛三问,新建秩序(2/4)
,亦或是在这个过程中,郭嘉究竟是献策者还是执行者,然后对于曹操这样做究竟是怎么想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在见到了郭嘉,在短短的交锋之后,诸葛亮推翻了之前的计划。
  此时此刻,诸葛亮忽然感觉到,这些之前他非常想要知道的答案,在这一刻失去了意义。
  虽然那些事情,也确实是诸葛亮心中的痛楚,是诸葛亮难以忘怀的一块伤疤,但是既然曹操那么做了,而郭嘉是其帐下谋士,就说明郭嘉并没有阻止,而是默许,甚至是纵容了曹操掠夺徐州的行为。
  那么即便是问得再清楚一些,又有什么意思呢?
  诸葛亮微微低头,让自己眼中的神色不至于直接流露出来,『今日得见考正,亮有三惑,还望考正指点迷津……』
  郭嘉不由自主的将身躯挺直了一些,然后吸了一口气,说道:『请讲。』
  『敢问,何为「士」?』诸葛亮低着头,轻声问道。
  郭嘉眯了一下眼,就像是忽然被光线照到了眼睛上一样,然后沉声说道:『子贡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有三答,可谓之士也。今小友之意,莫非春秋之士有别于当下乎?』
  诸葛亮抬头,目光坚定,『考正之意,今之士同于春秋乎?』
  虽然两个人的话,似乎相差不多,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
  郭嘉不能答。若是为了应付了事,大可以将《大学》里面的话语搬出来,然后唱一唱高调什么的,然后自然是勉强糊弄过去,但是郭嘉明白,眼前的这个人不是可以轻易用所谓大道理来欺瞒蒙蔽的,如果自己说出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言辞来,恐怕就会被眼前的这个人所看不起。
  其实郭嘉和诸葛亮都有答案。郭嘉有郭嘉的,诸葛亮有诸葛亮的,他们的答案就像是他们所说的话一样,有些一样,也有些不一样,但正是这些不一样,使得他们意识到,这个分歧才是最为重要,并且是无法调和或是妥协的。
  诸葛亮微微点头,就像是郭嘉没有回答,但是已经得到了答案一样,说出了第二个问题:『敢问考正,何为「国」?』
  郭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这一个问题,比之前的问题还要更加的棘手。
  诸葛亮所问的『国』,自然不可能是想要让郭嘉做一个名词解释,这个『国』字,不仅仅是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同时也是一个形容词,甚至还是一个定语或是状语,表示当下进行的一个状态。
  郭嘉缓缓的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国于心中……』
  诸葛亮点头,表示认可。
  就像是东汉朝堂之上,有多少两千石,多少三公大员,高呼着忠君爱国,天天将社稷天下挂在嘴边,这些人就真的有『国』在心中么?又有多少官吏,手握朝廷权柄,然后欺压搜刮百姓,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这些人又有将『国』放在心中么?
  难道他们不知道如果一旦这个『国』崩溃了,他们所能仰仗的那些地位,那些权柄,全部都会一同湮灭,即便是他们拥有再多的财富,也逃不开『亡国奴』的帽子么?
  他们一些人知道,一些人不知道,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明明知道,却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当做自己不知道。
  『那么……何为「华夏」?』诸葛亮提出了第三个问题。
  郭嘉深深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某之答,非汝欲得之,又何必问?』
  诸葛亮低下了头,行拜礼,『多谢考正指点。』
  两个都是极端聪明的人,郭嘉一说,诸葛亮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所以诸葛亮拜谢,而郭嘉只能再次叹了口气。
  诸葛亮向郭嘉告辞,郭嘉默然少许,依旧是站起身来,送一送诸葛亮。
  两人行至前院大门之处的时候,诸葛亮再次向郭嘉行礼,然后说道:『此番前来叨扰,固有亮之所愿,不过亦是……』
  诸葛亮微微转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