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飞船“秘密武器”
才能出现,不像硅基材料的太阳能面板,在日常使用中虽然转化率不高只有12%到17%,每平米大约需要6到8个小时的光照才能产出一度电,但是装上就能用啊。
只能在真空中使用的单分子流体材料于日常应用无缘,而且提炼和制作费用不菲,注定是曲高和寡。当时这款新材料被研发人员发明出来,先是引起惊喜,可是经过应用性测试后期望值大跌,商业化难度太高,只能归入公司的技术储备库。
好在陈文浩让小卡随时监看着研发条线,才没有让这项技术在技术库里闲置,这无疑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佳太空站能源材料。同时,在陈文浩的要求下,早就开始了生产和储备的工作,但经过近半年的积累,也就堪堪存够了100公斤的量,可见其生产的难度。
出于方便运输和释放的原因,等到八架圆心飞船建成后,这宝贵的100公斤新材料将被密封在特制的容器里,集中存放在一架飞船上,并将于飞船成功拼接后开始释放。
100公斤的单分子流体材料将以薄膜形式在太空中释放,形成一块薄如蝉翼,展开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吸收屏障。
100平方公里又是什么概念?从数字上描述就是四边边长都达到10公里的一块区域,大约相当于15万亩的面积。要更形象描述的话,那么以超大型城市京城为例,二环总面积大约是60平方公里出头。也就是说,这块太阳能屏障的展开面积相当于京城二环面积的1.6倍。
同时,相比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每天6到8小时的光照时间,位于地月线拉格朗日点的区域,不分季节、不分日夜每时每刻都能照射到阳光。除了每年有24小时因为进入地球本影区,被地球的影子遮挡无法照射太阳。几乎可以理解为全年无休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专用线路或是无线传输到太空站以供使用。
这块屏障一旦正常运转,所产生的电能,不仅能够轻松满足太空站中心管理区的能源需求,还能为接下来在太空中建造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提供能源保障。至少接下来用于太空建造的无人化智能机械设备就有了可靠的充电站。
相比这些即将一鸣惊人的“秘密武器”,飞船的建造过程显得尤为低调,没有举办任何仪式典礼,也没有一条向外流露的消息。
只有第一条圆心飞船竣工时,陈文浩和严国平都抛开了手头工作,待在了智慧车间的现场,亲眼见证智能机械完成了最后步骤。除了小卡,目前只有他们两人完整了解太空站项目全貌,明白一旦进入实施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刺激。
两人默然看了半天,严国平才首先开口,“我读博士的时候,导师常对我们说,你们今日所学将会改变人类的未来。我一直觉得这是导师对学生的期许,没想到毕业十多年后,我竟然可能真的要做到了。”
陈文浩没有转头,依然凝望着刚竣工的第一架飞船,“放到三年前,就算是在最夸张的梦里,我也想不到能走到今天这步。曾经作为奋斗目标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得到了的确让人觉得快乐,但人生总不能就此止步吧。希望将来证明我们今天的选择并没有错。”
……
有了第一架圆心飞船的成功经验,从第二架开始,圆心飞船的建造进度开始进一步提速。
只能在真空中使用的单分子流体材料于日常应用无缘,而且提炼和制作费用不菲,注定是曲高和寡。当时这款新材料被研发人员发明出来,先是引起惊喜,可是经过应用性测试后期望值大跌,商业化难度太高,只能归入公司的技术储备库。
好在陈文浩让小卡随时监看着研发条线,才没有让这项技术在技术库里闲置,这无疑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佳太空站能源材料。同时,在陈文浩的要求下,早就开始了生产和储备的工作,但经过近半年的积累,也就堪堪存够了100公斤的量,可见其生产的难度。
出于方便运输和释放的原因,等到八架圆心飞船建成后,这宝贵的100公斤新材料将被密封在特制的容器里,集中存放在一架飞船上,并将于飞船成功拼接后开始释放。
100公斤的单分子流体材料将以薄膜形式在太空中释放,形成一块薄如蝉翼,展开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吸收屏障。
100平方公里又是什么概念?从数字上描述就是四边边长都达到10公里的一块区域,大约相当于15万亩的面积。要更形象描述的话,那么以超大型城市京城为例,二环总面积大约是60平方公里出头。也就是说,这块太阳能屏障的展开面积相当于京城二环面积的1.6倍。
同时,相比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每天6到8小时的光照时间,位于地月线拉格朗日点的区域,不分季节、不分日夜每时每刻都能照射到阳光。除了每年有24小时因为进入地球本影区,被地球的影子遮挡无法照射太阳。几乎可以理解为全年无休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专用线路或是无线传输到太空站以供使用。
这块屏障一旦正常运转,所产生的电能,不仅能够轻松满足太空站中心管理区的能源需求,还能为接下来在太空中建造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提供能源保障。至少接下来用于太空建造的无人化智能机械设备就有了可靠的充电站。
相比这些即将一鸣惊人的“秘密武器”,飞船的建造过程显得尤为低调,没有举办任何仪式典礼,也没有一条向外流露的消息。
只有第一条圆心飞船竣工时,陈文浩和严国平都抛开了手头工作,待在了智慧车间的现场,亲眼见证智能机械完成了最后步骤。除了小卡,目前只有他们两人完整了解太空站项目全貌,明白一旦进入实施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刺激。
两人默然看了半天,严国平才首先开口,“我读博士的时候,导师常对我们说,你们今日所学将会改变人类的未来。我一直觉得这是导师对学生的期许,没想到毕业十多年后,我竟然可能真的要做到了。”
陈文浩没有转头,依然凝望着刚竣工的第一架飞船,“放到三年前,就算是在最夸张的梦里,我也想不到能走到今天这步。曾经作为奋斗目标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得到了的确让人觉得快乐,但人生总不能就此止步吧。希望将来证明我们今天的选择并没有错。”
……
有了第一架圆心飞船的成功经验,从第二架开始,圆心飞船的建造进度开始进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