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光荣之城(一)(1/4)
孙玉民收到重庆来电,说陆曼、陈莱和小初九已经安全到达的消息时,他正在和几个师旅长商议攻进衡阳城同方先觉、张小虎他们所部会合的战术。
他很感慨,陆曼对初九那绝对是真爱,只是不知道自己在她的心底还有没有位置。
他没有闲暇去深思这些东西,唯有一点,那就是初九现在在陆曼的身边,再不用自己去操心和担心了,他可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这场血战上。
孙玉民对于眼前这场战争的记忆,全都是来源于前世看过的一篇关于衡阳保卫战的文章,他之后才了解到这场被誉为中国抗战史上“光荣之战”的战争,倒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也就是因为清楚这其中许多战场外的因素,他才会如此的谨慎小心。
衡阳地处湖南的最南端,自39年底,日军发动三次长沙会战,都未能得逞攻占长沙的意图,所以这些年以来,日军铁蹄并未踏进衡阳境内。未经战乱的衡阳,也因为这难能可贵的安稳,成为了整个湘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连美国援华空军也在衡阳建立了基地。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还在侵略者的铁蹄下苟延残喘时,衡阳却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城市:路况良好,车辆川流不息,饭店、西餐厅、咖啡馆、旅馆、舞厅等鳞次栉比,洋人和美国大兵在衡阳随处可见。
在长沙即将有失陷的迹象时,老蒋就已经命令薛岳布署衡阳城的防御。老蒋如此重视,薛岳也不敢不小心,他一方面严令第十军死守衡阳,另一方面也在调集各路部队,随时准备增援衡阳城。
可是,国军内部的勾心斗角和内耗,在这一仗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各路军队面和心不合,敷衍行事和拖延出发的事情层出不穷。像62军军长黄涛和一向高傲的79军军长王甲本他们,就认为此仗若是打胜了,功劳全是方先觉的,而自己将损兵折将,捞不着半个好。所以尽管在衡阳周边的国军兵力达7个军近二十余之众,但先先觉死守衡阳47日之久,没有哪怕是一个连的援军到达。王甲本的79军都已经攻进了汽车西站,只要稍加一把力,就能进入衡阳城区,可是最终王甲本还是下令撤退,因为他接到了情把,日军又调集了两个师团参与攻击衡阳,他当时就产生了畏惧心理,生怕自己的部队会在衡阳全军覆没,最终在和衡阳守军不足两公里处的地方选择了撤退。
其实也不能怪王甲本和黄涛他们有这种想法,第十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战果卓著,军长李玉堂升任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方先觉从预十师师长位置上升任军长;43年常德会战中,方先觉又率部力挫日寇,给侵略者一次沉重的打击,所以一时间风光无限,光芒盖过了国军所有的部队。
但凡事都会有两面性,在常德会战中,第十军伤亡惨重,可军政部在坐拥十数万新训兵源的情况下,并未对他们进行补充,反而在某些人的嫉妒和阴谋下,不得已进行了整编。
这也导致战前,方先觉的第十军其实是以不满员的状态在作战,总数只有17000余人,前世也就是这不足两万人,却打出了国军在抗战史上的最为光荣的一仗。
孙玉民记得很多对于衡阳保卫战的评论,记忆最深的是救国日报发表的社论:抗战八年,战死疆场之英雄烈士,至少数十万人;而保卫国土,致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数;但其对国家贡献之大,于全局胜败有决定作用者,当为衡阳守军。
既然方先觉以一个第十军区区两万人都能获得后世如此高的评价,那么现在有了自己的十二军,多了整整四万生力军,难道就不能改变整个衡阳保卫战的结局吗?
这几年,孙玉民有着诸多的遗憾,南京保卫战时,他同样是知道结局的,可他还是毅然选择了死拼到底,那时连他自己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可是最后,自己侥幸从那人间地狡逃离了出来,可是教导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很感慨,陆曼对初九那绝对是真爱,只是不知道自己在她的心底还有没有位置。
他没有闲暇去深思这些东西,唯有一点,那就是初九现在在陆曼的身边,再不用自己去操心和担心了,他可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这场血战上。
孙玉民对于眼前这场战争的记忆,全都是来源于前世看过的一篇关于衡阳保卫战的文章,他之后才了解到这场被誉为中国抗战史上“光荣之战”的战争,倒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也就是因为清楚这其中许多战场外的因素,他才会如此的谨慎小心。
衡阳地处湖南的最南端,自39年底,日军发动三次长沙会战,都未能得逞攻占长沙的意图,所以这些年以来,日军铁蹄并未踏进衡阳境内。未经战乱的衡阳,也因为这难能可贵的安稳,成为了整个湘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连美国援华空军也在衡阳建立了基地。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还在侵略者的铁蹄下苟延残喘时,衡阳却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城市:路况良好,车辆川流不息,饭店、西餐厅、咖啡馆、旅馆、舞厅等鳞次栉比,洋人和美国大兵在衡阳随处可见。
在长沙即将有失陷的迹象时,老蒋就已经命令薛岳布署衡阳城的防御。老蒋如此重视,薛岳也不敢不小心,他一方面严令第十军死守衡阳,另一方面也在调集各路部队,随时准备增援衡阳城。
可是,国军内部的勾心斗角和内耗,在这一仗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各路军队面和心不合,敷衍行事和拖延出发的事情层出不穷。像62军军长黄涛和一向高傲的79军军长王甲本他们,就认为此仗若是打胜了,功劳全是方先觉的,而自己将损兵折将,捞不着半个好。所以尽管在衡阳周边的国军兵力达7个军近二十余之众,但先先觉死守衡阳47日之久,没有哪怕是一个连的援军到达。王甲本的79军都已经攻进了汽车西站,只要稍加一把力,就能进入衡阳城区,可是最终王甲本还是下令撤退,因为他接到了情把,日军又调集了两个师团参与攻击衡阳,他当时就产生了畏惧心理,生怕自己的部队会在衡阳全军覆没,最终在和衡阳守军不足两公里处的地方选择了撤退。
其实也不能怪王甲本和黄涛他们有这种想法,第十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战果卓著,军长李玉堂升任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方先觉从预十师师长位置上升任军长;43年常德会战中,方先觉又率部力挫日寇,给侵略者一次沉重的打击,所以一时间风光无限,光芒盖过了国军所有的部队。
但凡事都会有两面性,在常德会战中,第十军伤亡惨重,可军政部在坐拥十数万新训兵源的情况下,并未对他们进行补充,反而在某些人的嫉妒和阴谋下,不得已进行了整编。
这也导致战前,方先觉的第十军其实是以不满员的状态在作战,总数只有17000余人,前世也就是这不足两万人,却打出了国军在抗战史上的最为光荣的一仗。
孙玉民记得很多对于衡阳保卫战的评论,记忆最深的是救国日报发表的社论:抗战八年,战死疆场之英雄烈士,至少数十万人;而保卫国土,致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数;但其对国家贡献之大,于全局胜败有决定作用者,当为衡阳守军。
既然方先觉以一个第十军区区两万人都能获得后世如此高的评价,那么现在有了自己的十二军,多了整整四万生力军,难道就不能改变整个衡阳保卫战的结局吗?
这几年,孙玉民有着诸多的遗憾,南京保卫战时,他同样是知道结局的,可他还是毅然选择了死拼到底,那时连他自己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可是最后,自己侥幸从那人间地狡逃离了出来,可是教导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