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46章 庞统(下)(2/3)
天子乎?”

  “曹操如此危局,其实正是我等出山力挽狂澜之时。”

  “只可惜,曹操身边已有郭嘉、荀彧、陈昱等谋臣,新投效之人,只怕很难有出头之日。”

  “再者,曹操此人,本身就权智无双,若郭嘉等人,这时也不过是谋臣。想我庞统,如此大好头颅,不是谋主,我焉能出仕?”

  ……

  如今天下诸侯,能够做他庞统主公的,数来数去,还真就只剩下曹孟德这么一个。

  只是,曹操身边已有三大谋臣,是为心腹股肋;他庞统若是出仕于曹操,想要短时间内就获得重用,只怕是不可能的。

  庞统不知道,但诸葛亮却知道,司马懿的才智和权谋,不下于他们卧龙凤雏吧?

  但是,赤壁之战后,司马懿投效于曹操,可谓是雪中送碳。

  即便如此,司马懿在曹操帐下,却连谋臣都算不上呢!

  若不是曹丕后来继位,焉有司马懿的出头之日?

  其实,曹操本身就才智不错,亦精通权谋,如诸葛亮他们这等才智之士,倘若出仕于曹操,不能获得曹操的信任的话,最多也就是蹉跎于小小一个县令。

  就算能获得曹操的信任又如何?

  如荀彧、郭嘉、陈昱他们,权谋算计也不弱于他诸葛亮了,但在曹操旗下,荀彧、郭嘉之辈,也不过是一谋臣,还算不得谋主。

  不为谋主,不说庞统了,就是他诸葛亮,又焉能出山?

  即便出仕,只怕也是坐看风云成败的。

  就像原主前世,庞统最开始出仕于荆州刘表,最终却也只是坐看刘表败亡。倘若庞统真心辅佐刘表,哪怕只是谋臣,又焉有刘荆州的败亡之祸?

  ……

  谋臣者,最多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参谋;可以提出建议,但这建议最终是否被采纳,还得看主公的意思。他们的建议只是提供参考,最终的决策权,还在主公手中。

  就像荀彧他们,他们能够提供各种建议给曹操,但最终该怎么做,还得曹操自己拿主意。

  谋主者,便相当于总参谋长了。谋主提出的建议,只要不是错得离谱的,人主都会采纳。决策权虽在主公手中,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放权给谋主的。

  就像原主前世,便是谋主。

  原主前世出山辅佐刘皇叔之后,各种建议,刘备几乎言听计从。就连后来,刘皇叔去江东完婚时,就将荆州托付于他;再后来白帝城托孤,更是将整个蜀汉都托付给他诸葛亮。

  这就是谋主的逼格!

  庞统也好,诸葛亮也罢,其实都是自视甚高,他们要出山的话,便都是奔着谋主这个位置去的。区区谋臣之位,自然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

  一番交谈,诸葛亮去有点疑惑。

  师门选定的三位出山之人,其中之一便是这庞士元。但是,现在听这庞统的诸多谈论,貌似他还不知道,师门早已选定了需要辅佐的诸侯呢。

  这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呢?

  诸葛亮也不是要拉拢庞统,然后与师门对着干;而是不想庞统跟着师门的安排走,去辅佐刘景升的。既然卧龙凤雏迟早都要共事,既然他诸葛亮想要提前出山辅佐刘备,为何不早早就拉着庞统,一起上刘备的那艘小舢板?

  沉吟半晌,诸葛亮觉得,这是可以试一试庞统的想法的。

  “士元兄可知,今岁中秋前后,贪狼星吕布殒落,引发天机短暂的紊乱;咱们师门中的那位掌教师叔祖,趁机窥伺天机,已经推断出我派需要辅佐的明主?”诸葛亮问道。

  果然,庞统似乎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惊诧问道:“是何人?”

  盖因,一旦师门选定了某位诸侯当做明主,最终出山的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