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之章 第五十一章 东番一夜秋风至(六)(2/4)
转念一想,只是一眼看来便有如此多番人已经到高雄生活贸易,与以往东番的情形可是大有不同了。看来在澳洲人治下汉人番人还真是和睦相处,而且此地的景象也当得起一句安居乐业,若是福建地方此时再想来驱逐澳洲人,恐怕是很难做到了。他暗想此番回去定要向商相公建言,对东番的澳洲人要小心应对,切不可轻起边衅。
而在广场外更远些的地方,一些整体刷白的房屋也渐渐映入视线,看这房屋造型倒和红毛番的建筑有些相似,看在何乔远这等人眼中就有些难看。倒不是说房屋质量不好,只是这统一的建筑标准让人看去总觉得少些神韵。房子外墙除了涂白之外便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线条全是横平竖直,无一曲回可言,与隔海相望的福建大相径庭,即便是在沈有容的老家宣城,纵然民居线条会比福建更平直些,但也不会如这里一样连飞檐脊兽之属也无一样。
但看起来又有不同,此地的房屋许多都有二层,这本不奇怪,大明城市中但凡大些的街巷也多有二层的临街铺户,但很快他便看到了许多三四层的‘高楼’,甚至在路上还看到两三座超过五层的,东番这里土地并不稀缺,毕竟即便按照明石道友的说法,港市之外也还有许多荒地的,对于澳洲人为何如此修造倒是明石也不大清楚。
他想这澳洲人修房却像是在造塔一般,让人看不明白。
不过不明白归不明白,却也觉得这样一看倒也别有一番规整的意味,或许澳洲人做事就如他们练兵一样吧。
明石道友也随时对沿途指指点点,这些人负责清扫街道,那些人负责维持秩序。
澳洲人对城市的治理为人称道,听得沈有容与何乔远都不时点头,两人都看得心有所思,只是在经过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区时沈寿峣似乎发现了一些问题。
“澳洲人的牛车马车怎么都靠在道路一侧行驶?”他正好看到前面一辆拉着货物的牛车,走的颇慢,马车从左侧超过牛车后迅速又回到了右方的一侧道路上,这一举动马上引起了少年人的兴趣。
经儿子提醒,沈有容也反应过来,方才便一直存在的违和感是因何而来,原来这澳洲的车辆并未如大明一般走的是道路正中,而是一直靠着右侧而行。
明石道友笑道:“小军门倒是好眼力,不光马车如此,行人也是一样,据说自首长在南洋行此法以来,无论港中市中交通都便利了许多,这正是是澳宋的一项德政。”
众人再仔细看时,才发现果然行人也是一般靠右而走,而且自进了市街之后,这街道上也用白线画了记号,似乎是刻意而为。
沈寿峣若有所思,但马上又道,“可如此说来应该靠左才对啊。”
“小军门何有此言?”明石被说得一愣。
“你想,马夫挥鞭子多是右手,若是靠右而行,路边上的行人岂不是更易被伤到?”
“这……”明石道友一时语塞,但转念又道,“想必首长们如此做必有道理。”
来到高雄之后,这还是沈寿峣第一回找到澳洲人做事的不妥帖处,让他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明石道友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元老院此举是为了以后,为汽车时代的到来所做的准备,毕竟以人体对汽车的操作习惯而言靠右行驶才更为科学。既然对未来有了科学的规划,自不必如后世英国人那般为了适应马车到汽车的过渡而刻意保留靠左而行的传统,实际上只要驭者加以注意,城市中也不是需要时时挥鞭的。
马车很快停稳,下车之后,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座颇为壮观的建筑,虽然这建筑不过两层,但却足有寻常四层楼高,且仅从正面看去俱是石造的门脸。虽然线条依然如故的简洁,临街的高大窗户却都装着大幅的平板玻璃,显得甚为奢遮,这也是沈有容初看此建筑便觉得壮观的原由之一。而这建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而在广场外更远些的地方,一些整体刷白的房屋也渐渐映入视线,看这房屋造型倒和红毛番的建筑有些相似,看在何乔远这等人眼中就有些难看。倒不是说房屋质量不好,只是这统一的建筑标准让人看去总觉得少些神韵。房子外墙除了涂白之外便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线条全是横平竖直,无一曲回可言,与隔海相望的福建大相径庭,即便是在沈有容的老家宣城,纵然民居线条会比福建更平直些,但也不会如这里一样连飞檐脊兽之属也无一样。
但看起来又有不同,此地的房屋许多都有二层,这本不奇怪,大明城市中但凡大些的街巷也多有二层的临街铺户,但很快他便看到了许多三四层的‘高楼’,甚至在路上还看到两三座超过五层的,东番这里土地并不稀缺,毕竟即便按照明石道友的说法,港市之外也还有许多荒地的,对于澳洲人为何如此修造倒是明石也不大清楚。
他想这澳洲人修房却像是在造塔一般,让人看不明白。
不过不明白归不明白,却也觉得这样一看倒也别有一番规整的意味,或许澳洲人做事就如他们练兵一样吧。
明石道友也随时对沿途指指点点,这些人负责清扫街道,那些人负责维持秩序。
澳洲人对城市的治理为人称道,听得沈有容与何乔远都不时点头,两人都看得心有所思,只是在经过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区时沈寿峣似乎发现了一些问题。
“澳洲人的牛车马车怎么都靠在道路一侧行驶?”他正好看到前面一辆拉着货物的牛车,走的颇慢,马车从左侧超过牛车后迅速又回到了右方的一侧道路上,这一举动马上引起了少年人的兴趣。
经儿子提醒,沈有容也反应过来,方才便一直存在的违和感是因何而来,原来这澳洲的车辆并未如大明一般走的是道路正中,而是一直靠着右侧而行。
明石道友笑道:“小军门倒是好眼力,不光马车如此,行人也是一样,据说自首长在南洋行此法以来,无论港中市中交通都便利了许多,这正是是澳宋的一项德政。”
众人再仔细看时,才发现果然行人也是一般靠右而走,而且自进了市街之后,这街道上也用白线画了记号,似乎是刻意而为。
沈寿峣若有所思,但马上又道,“可如此说来应该靠左才对啊。”
“小军门何有此言?”明石被说得一愣。
“你想,马夫挥鞭子多是右手,若是靠右而行,路边上的行人岂不是更易被伤到?”
“这……”明石道友一时语塞,但转念又道,“想必首长们如此做必有道理。”
来到高雄之后,这还是沈寿峣第一回找到澳洲人做事的不妥帖处,让他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明石道友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元老院此举是为了以后,为汽车时代的到来所做的准备,毕竟以人体对汽车的操作习惯而言靠右行驶才更为科学。既然对未来有了科学的规划,自不必如后世英国人那般为了适应马车到汽车的过渡而刻意保留靠左而行的传统,实际上只要驭者加以注意,城市中也不是需要时时挥鞭的。
马车很快停稳,下车之后,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座颇为壮观的建筑,虽然这建筑不过两层,但却足有寻常四层楼高,且仅从正面看去俱是石造的门脸。虽然线条依然如故的简洁,临街的高大窗户却都装着大幅的平板玻璃,显得甚为奢遮,这也是沈有容初看此建筑便觉得壮观的原由之一。而这建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