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文官制度
是清楚的记得,当初奕?组阁,对方可是毫不客气的直接索要了一半的名额和职位,在西安之时,对方对于新增的国务大臣名额也同样要求对半分,如今为何突然变的如此好说话?难不成是在试探?
见他没吭声,易知足道:“肃相威望本就不及恭王,此番清洗又树敌颇多,在朝野官绅士民眼里又是以兵变上位,当借组阁之机,树立威信,扭转一下负面形象。”
有必要说的那么直白吗?肃顺暗自苦笑,况且就算对方一个名额不要,这二十三个内阁大臣名额元奇至少也会占据一半以上,他若真敢全部任用亲信,只怕连一届任期都做不满,“多谢国城兄体恤。”
说着他看向易正行话头一转,“行之是开年之后再赴京?”
“原本是如此打算。”易正行微笑着道:“不过,文官制度改革已提上日程,在上海怕是呆不住了。”
文官制度改革,这可是一篇大文章!肃顺听的一喜,“是仿效英吉利的文官制度?”
易知足点了点头,“肃相任期内,我国将逐步确立各项宪政制度,文官制度是重中之重,不宜再拖延,先在陕甘和两江试行,然后全国推广,也算是肃相上任之后烧的第一把火。”
“好。”肃顺朗笑道:“风声传出去,我也能稍稍清净些。”这段时间地方大员京师要员纷纷登门拜访,每日里会客都要持续到深夜,他是烦不胜烦,却又不能不见,一旦文官制度改革的风声传开,大多数地方大员都该打道回府了。
顿了顿,他接着道:“文官制度改革不是小事,须的及时进行舆论引导。”
这段时间京师兵变、对保皇派的清洗以及内阁更迭等一直是朝野上下议论的焦点,他一直是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抛出文官制度改革,正好可以转移一下舆论视线。
易知足听的一笑,“这事你跟行之商议便是。”
心情轻松下来,肃顺话头一转,“听闻法兰西已应英吉利之邀,同意出兵西北,是否需要进行外交交涉?”
“不用。”易知足淡然道:“欧洲联军我们又不是第一次打。”
见他没吭声,易知足道:“肃相威望本就不及恭王,此番清洗又树敌颇多,在朝野官绅士民眼里又是以兵变上位,当借组阁之机,树立威信,扭转一下负面形象。”
有必要说的那么直白吗?肃顺暗自苦笑,况且就算对方一个名额不要,这二十三个内阁大臣名额元奇至少也会占据一半以上,他若真敢全部任用亲信,只怕连一届任期都做不满,“多谢国城兄体恤。”
说着他看向易正行话头一转,“行之是开年之后再赴京?”
“原本是如此打算。”易正行微笑着道:“不过,文官制度改革已提上日程,在上海怕是呆不住了。”
文官制度改革,这可是一篇大文章!肃顺听的一喜,“是仿效英吉利的文官制度?”
易知足点了点头,“肃相任期内,我国将逐步确立各项宪政制度,文官制度是重中之重,不宜再拖延,先在陕甘和两江试行,然后全国推广,也算是肃相上任之后烧的第一把火。”
“好。”肃顺朗笑道:“风声传出去,我也能稍稍清净些。”这段时间地方大员京师要员纷纷登门拜访,每日里会客都要持续到深夜,他是烦不胜烦,却又不能不见,一旦文官制度改革的风声传开,大多数地方大员都该打道回府了。
顿了顿,他接着道:“文官制度改革不是小事,须的及时进行舆论引导。”
这段时间京师兵变、对保皇派的清洗以及内阁更迭等一直是朝野上下议论的焦点,他一直是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抛出文官制度改革,正好可以转移一下舆论视线。
易知足听的一笑,“这事你跟行之商议便是。”
心情轻松下来,肃顺话头一转,“听闻法兰西已应英吉利之邀,同意出兵西北,是否需要进行外交交涉?”
“不用。”易知足淡然道:“欧洲联军我们又不是第一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