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一章 地主逼债(1/2)
每个人活着都像一场游戏,有的人加快游戏进度,有的人作弊,有的人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有的人却突然终止游戏。

  活着就要享受每一刻!

  “天哥,隔壁村的王大头又去村东头的李寡妇家啦!”

  河边,一个穿着麻布坎的塌鼻小孩对着躺在大青石上的光膀小少年说着刚才看到的事情。

  “肯定是去催债的!这天杀的王大头竟干丧尽天良的事。”光膀少年拿起晒在石头上的衣服说:“小塌鼻,走,去看看。”

  “你别再喊俺小塌鼻,俺有名字,叫郭大志。俺娘说俺会长一个高鼻梁的!”

  两个少年说笑着往村东头跑去。

  光膀少年名叫郭天,今年四岁,是村北头郭宇家的独子,每天都会和小塌鼻来河边放牛。

  郭家村在沂山腹地,小山村里有35户人家。当年,一家4口人为躲避安史之乱搬进山里,后来小山村不断壮大,直到现在已经有35户人家。

  唐末后期,天灾人祸,华夏大地已经破败不堪,李唐这艘行驶多年的豪华巨轮也已经空有骨架,锈迹斑斑,随时都会有翻船漏水的可能。

  沂山钟灵毓秀、树木茂盛、河流密集,和山外有着天壤之别。沂山内就是唐朝的一个世外桃源之所。

  生活在沂山里的人民朴实安然,但美好的生活被征兵打破。

  唐末黄巢叛乱,给平静的沂山带来了危机,村里青壮年被大批大批征走,留下孤寡老人和妇女儿童照看着家园。

  在李孙氏家门口,一群男女老少聚集围观。里面一中年男子,身着惨绿罗衣,脚蹬一双黑色翻毛厚底鞋,大大的脑袋上稀疏的头发用象牙簪束起,腆着大肚子,正在跟对面的妇人说话。

  “李孙氏,不是我王某人难为你,都是乡里乡亲的,你欠的那些钱也该还啦,连本带利也就9两6百钱,不多吧。”

  “为什么才半年就到9两多,你这是讹诈,我不认。”

  妇人是李孙氏,原奎武县武原人,早年随家人避战乱来到沂山县投亲,后嫁到郭家村。丈夫几年前被征召入伍,后死在战场上,报丧的只送来丈夫的一双鞋子。因而,背地里大家都喊她李寡妇。

  由于受礼法约束,这几年来一直独自带着年少的儿子在郭家村相依为命。也多亏沂山风调雨顺,这几年李孙氏和儿子勉强过活。

  半年前晚上,多头野狼跑到郭家村周围觅食,李孙氏的儿子玩的太晚,晚上回家受到惊吓,一病不起,贫困的家里没有钱给儿子抓药看病。

  李孙氏听人说隔壁王家村的王地主家可以借到钱,就是利息太高。实在没办法的李孙氏只好去跟王壬借了2两银钱给孩子抓药治病,约定月息1分。

  王壬贪图李孙氏年轻漂亮,身段如细柳,看着盈盈可握,身材前凸后翘在周围人当中算翘楚,又是一个寡妇,就想出在借据上动手脚的办法,半年后逼迫李孙氏就范,臣服于他的淫威下。

  “李孙氏,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郭家村李孙氏今借王家村王壬2两银子,月息3分,半年内归还。”

  王壬手举着借据大声喊着:“上面还有你的手印呢,你还想耍赖,我可拉你去见官。”

  “不对,明明说好的是月息1分,为什么是3分!我没有那么多钱就只有三两半。”

  这三两半还是这半年李孙氏辛辛苦苦织布、种地,外加把家里母牛下的小牛犊卖了才堪堪凑足的。

  王壬看着手里李孙氏递过来的银钱说:“那不够,还差6两呢。”

  李孙氏两眼血丝的看着王大头说道:“就是三两半,哪来的9两,再多我也没有了,我没钱。”

  “没钱我就拉你去见官,告你欠债不还。”王壬盯着李孙氏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