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决战紫禁 引言(2) 孙先生茶馆话家史1(2/4)
又有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过来,问道:“李推之是前天没的,还是昨天没的?”
旁别有人道:“刘公糊涂啦,前天早上李推之还早朝来着,听我家侄儿说,还当殿问君来着。”
刘公问道:“哦?不曾听说呀,我也问我家小子来着,他只是直摇手,不敢多说半句啊。”
那边的孙先生道:“你家公子确实不敢说,那话啊,问得太难听了些。”
有人问:“您知道?”
孙先生道:“京城里都知道,连百姓都知道,就是当官的不敢说。孙某现在无职无品,倒也是个敢说的。”
有茶客道:“那您说说呀。”
孙先生嘿地一声笑,道:“你们都知道,何必问我呢?”
有胆大的茶客道:“不就是那句,‘陛下,不给李家活路了吗?’”
孙先生神色有些凄然,道:“是啊,不给李家活路了吗?去年夏天李二刚被罢了官,今年李家就出了这档子事,唉~!!怨谁呀!可惜了啊,可惜了‘战阵四壮士,文武双探花’的李推之啊。”
有年轻的茶客问:“孙老,您记错了吧,李家府门前写的可是,‘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啊。”
孙先生呵呵笑了:“你们这些后辈晓得什么。‘战阵四壮士,文武双探花’可是先帝武宗爷亲书的。”
有个年轻的文生公子走了过来,行了个礼,呵呵笑道:“倒是我等这些后辈学浅,不知当年的往事,还请孙老您指教指教。”
这时又有几个年轻公子过来,都想听听孙先生说古。
孙先生也不推辞,喝了口茶说道:“三十多年前河北路赵王谋反,攻下保定府屠城的事情各位都知道吧。”
围来的听者都点头道:“知道,知道。”
孙先生接着道:“那年是正合十九年秋,秋闱刚过。先帝在千秋殿,为刚刚登科的士子们摆下龙门宴,以作庆贺。点了一甲状元刘明远,榜眼林惟中,探花李推之。想老夫也是那一年登科,所以殿上的事情还算清楚。当时先帝与众士子同乐,见到李推之时就哈哈大笑起来,问当时的文华阁大学士唐公唐文柄:‘明池先生可还认得此人?’
当时殿上的士子们听到先帝的笑声,都往那边看去。李推之那年只有十七岁,见殿上所有人都看着他,显得有些局促。就见唐大学士先是一愣神,接着也跟着呵呵笑起来,说:‘这不是三年前武科举时,得了武探花又挂科而去的冀州李推之吗?’
李推之也笑了出来,只是当时老夫见他似乎笑得有些羞惭,接着就见他对先帝行完大礼,说:‘学生李颜能站在这里实在羞臊,有愧至尊陛下回护。’
先帝笑得更加畅快了,对士子们讲:‘尔等能站在这里都是才学上佳的人物,独独这李推之却是文武全才,三年前武科举,朕在武安殿摆冠军宴,人人都喜笑颜开,唯有这李颜神色有些郁郁,朕便问他,那探花郎,你因何闷闷无语?他却站起来说,请朕撤了他的探花。朕便有些好奇,问他为何。他说他李推之只做第一,不然无颜见家中父母长辈。因为他的父亲便是探花郎,一世的心愿便是想自己得不了状元,便想儿子当状元。朕瞧着趣,便问他如何打算。他便说他想再考一年,下回必中状元。朕心里高兴,觉得此子上进,便充了他的请求。谁成想今年武科举却并未见到他,朕心里生气,还道他是个无信之人,不想他却弃武从文,混到文人圈子里了。’
众进士见先帝开心,纷纷为先帝贺。先帝笑着又问李推之,问他是否还要再考一回,得个状元?这本就是句戏言,国家取士哪有如此儿戏的。充他一回武科已是难得的恩典,哪里还能让他再辞文探花?可这李推之却犹豫起来。先帝见他犹豫面色便有些不快,老夫等众士子们也着实给李推之拈了把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旁别有人道:“刘公糊涂啦,前天早上李推之还早朝来着,听我家侄儿说,还当殿问君来着。”
刘公问道:“哦?不曾听说呀,我也问我家小子来着,他只是直摇手,不敢多说半句啊。”
那边的孙先生道:“你家公子确实不敢说,那话啊,问得太难听了些。”
有人问:“您知道?”
孙先生道:“京城里都知道,连百姓都知道,就是当官的不敢说。孙某现在无职无品,倒也是个敢说的。”
有茶客道:“那您说说呀。”
孙先生嘿地一声笑,道:“你们都知道,何必问我呢?”
有胆大的茶客道:“不就是那句,‘陛下,不给李家活路了吗?’”
孙先生神色有些凄然,道:“是啊,不给李家活路了吗?去年夏天李二刚被罢了官,今年李家就出了这档子事,唉~!!怨谁呀!可惜了啊,可惜了‘战阵四壮士,文武双探花’的李推之啊。”
有年轻的茶客问:“孙老,您记错了吧,李家府门前写的可是,‘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啊。”
孙先生呵呵笑了:“你们这些后辈晓得什么。‘战阵四壮士,文武双探花’可是先帝武宗爷亲书的。”
有个年轻的文生公子走了过来,行了个礼,呵呵笑道:“倒是我等这些后辈学浅,不知当年的往事,还请孙老您指教指教。”
这时又有几个年轻公子过来,都想听听孙先生说古。
孙先生也不推辞,喝了口茶说道:“三十多年前河北路赵王谋反,攻下保定府屠城的事情各位都知道吧。”
围来的听者都点头道:“知道,知道。”
孙先生接着道:“那年是正合十九年秋,秋闱刚过。先帝在千秋殿,为刚刚登科的士子们摆下龙门宴,以作庆贺。点了一甲状元刘明远,榜眼林惟中,探花李推之。想老夫也是那一年登科,所以殿上的事情还算清楚。当时先帝与众士子同乐,见到李推之时就哈哈大笑起来,问当时的文华阁大学士唐公唐文柄:‘明池先生可还认得此人?’
当时殿上的士子们听到先帝的笑声,都往那边看去。李推之那年只有十七岁,见殿上所有人都看着他,显得有些局促。就见唐大学士先是一愣神,接着也跟着呵呵笑起来,说:‘这不是三年前武科举时,得了武探花又挂科而去的冀州李推之吗?’
李推之也笑了出来,只是当时老夫见他似乎笑得有些羞惭,接着就见他对先帝行完大礼,说:‘学生李颜能站在这里实在羞臊,有愧至尊陛下回护。’
先帝笑得更加畅快了,对士子们讲:‘尔等能站在这里都是才学上佳的人物,独独这李推之却是文武全才,三年前武科举,朕在武安殿摆冠军宴,人人都喜笑颜开,唯有这李颜神色有些郁郁,朕便问他,那探花郎,你因何闷闷无语?他却站起来说,请朕撤了他的探花。朕便有些好奇,问他为何。他说他李推之只做第一,不然无颜见家中父母长辈。因为他的父亲便是探花郎,一世的心愿便是想自己得不了状元,便想儿子当状元。朕瞧着趣,便问他如何打算。他便说他想再考一年,下回必中状元。朕心里高兴,觉得此子上进,便充了他的请求。谁成想今年武科举却并未见到他,朕心里生气,还道他是个无信之人,不想他却弃武从文,混到文人圈子里了。’
众进士见先帝开心,纷纷为先帝贺。先帝笑着又问李推之,问他是否还要再考一回,得个状元?这本就是句戏言,国家取士哪有如此儿戏的。充他一回武科已是难得的恩典,哪里还能让他再辞文探花?可这李推之却犹豫起来。先帝见他犹豫面色便有些不快,老夫等众士子们也着实给李推之拈了把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