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五十七章下(2/3)
。皇后改嫁有多么惊世骇俗暂且不提,哪怕只是为了儿子,她也不会令自己德行有亏。必然能守住。
这一问一答之后,皇帝又低头,沉闷无声的转了转手上的扳指。
“七哥也十五岁了……”忽而想起来,便又将烦心事撇开,摇头笑道,“前两年还想给他和阿雝一同说亲,几乎就忘了。”
不过,怎么说世子妃也是守寡十五年辛辛苦苦的将元徵养大了,哪有给元徵说亲却不让她说话的道理?
皇帝便没有乱点鸳鸯谱,而是遣使去庆乐王府上,先询问庆乐王、世子妃有没有相中的人家。庆乐王是祖父,不怎么管这件事。世子妃则坦言相看了几个女孩儿,倒还急着将此事操办起来。
年十五还不急着说亲,若不是功名心重,自然就是意有所属——皇帝倒也立刻就明白了元徵的心思。身为长辈,对太子他是爱之深责之切,对元徵反而更慈祥些,是乐于成全他的。便将元徵招到跟前来,亲自问他。
元徵也有些日子不曾单独觐见了。他在皇帝跟前素来都谦恭,对太子也是谨守人臣本分,不曾因皇帝的宠遇而稍露骄矜之色。不过毕竟是自家伯父,该坦率时也不会严防死守。
皇帝一发问,他便也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是臣心里有了人选,也不是不急,只是急不得罢了。”
“怎么说?”
元徵便无奈的坦白,“是燕国公府的大姑娘——臣与她自幼相识,她不以臣为不祥之人,诚恳相待,不离不弃……臣早已暗下决心,此生不辜负她。只是燕国夫人不肯令她早嫁,臣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
林夫人的威风皇帝也不是没领教过,她不肯放人,元徵还真就只能老老实实等着。
皇帝也还是不看好雁卿的“痴”,令太子太傅同宗室结亲倒在其次——庆乐王是宗室远亲,不属皇帝这一脉。封郡王,乃是凭军功累积而成。民间所说“八公”,庆乐王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听元徵说了,便也明白了雁卿的“诚”——若不是有这么一份痴性儿在,如何会不畏惧天煞孤星的煞气,待元徵如常?说起来,纵然皇帝善待元徵,常不避讳煞气将他带在身旁,可也不敢让太子同他亲近——可见是有所保留。他尚且如此,何况旁人?雁卿待元徵的这份情谊,可谓弥足珍贵。皇帝思及此,便也觉得这姻缘难得,该成全。
反而有些懊悔自己拿雁卿当添头,让她走了待选太子妃的过场——拿侄子的心上人给儿子挑,到底心里过意不去。不过话又说回来,对外谁都没提过这是“待选太子妃”,只不过是皇后召见几个闺秀入宫陪伴罢了。反而替她们扬名,提高身价。皇帝便也立刻就释然了。
皇帝便道,“燕国夫人可说过,何时才不算早嫁?”
元徵苦笑道,“十六岁。”
皇帝觉着不过分。片刻后忽又想起来,“她今年多大了?”
“芳龄十二。”
皇帝:悍妇欺人太甚!
开口就让元徵无凭无据的等三四年,分明就不将这王子皇孙看在眼里。元九的儿子难道非她家痴儿不可吗?
便道,“还报旧时情谊,也不是只有聘娶一途。以诚待诚,若日后她有困厄,你倾囊相助也就够了。强娶之反而不美。”
元徵便摇头道,“臣愿意等,这也是以诚待诚。区区三年两月,臣等得。”纵然是他,不得不在外人跟前吐露心事时,也难免窘迫,“臣心里……她是最好的。娶她并非为了酬谢知己,而是心中欲求如此——娶不到她便去求娶旁人,反而是自欺欺人、自误误人了。”
皇帝不是个看重情爱的人,元徵便也不好直抒胸臆。转而又道,“何况燕国夫人也不是真心砥砺我,实在是家风如此——赵世子也近弱冠之龄,尚还未说亲。其余弟妹依次推迟下去,轮到她也正要十六岁。”
皇帝还是有些不仗义,“先定下,到了年纪再迎娶也可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一问一答之后,皇帝又低头,沉闷无声的转了转手上的扳指。
“七哥也十五岁了……”忽而想起来,便又将烦心事撇开,摇头笑道,“前两年还想给他和阿雝一同说亲,几乎就忘了。”
不过,怎么说世子妃也是守寡十五年辛辛苦苦的将元徵养大了,哪有给元徵说亲却不让她说话的道理?
皇帝便没有乱点鸳鸯谱,而是遣使去庆乐王府上,先询问庆乐王、世子妃有没有相中的人家。庆乐王是祖父,不怎么管这件事。世子妃则坦言相看了几个女孩儿,倒还急着将此事操办起来。
年十五还不急着说亲,若不是功名心重,自然就是意有所属——皇帝倒也立刻就明白了元徵的心思。身为长辈,对太子他是爱之深责之切,对元徵反而更慈祥些,是乐于成全他的。便将元徵招到跟前来,亲自问他。
元徵也有些日子不曾单独觐见了。他在皇帝跟前素来都谦恭,对太子也是谨守人臣本分,不曾因皇帝的宠遇而稍露骄矜之色。不过毕竟是自家伯父,该坦率时也不会严防死守。
皇帝一发问,他便也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是臣心里有了人选,也不是不急,只是急不得罢了。”
“怎么说?”
元徵便无奈的坦白,“是燕国公府的大姑娘——臣与她自幼相识,她不以臣为不祥之人,诚恳相待,不离不弃……臣早已暗下决心,此生不辜负她。只是燕国夫人不肯令她早嫁,臣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
林夫人的威风皇帝也不是没领教过,她不肯放人,元徵还真就只能老老实实等着。
皇帝也还是不看好雁卿的“痴”,令太子太傅同宗室结亲倒在其次——庆乐王是宗室远亲,不属皇帝这一脉。封郡王,乃是凭军功累积而成。民间所说“八公”,庆乐王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听元徵说了,便也明白了雁卿的“诚”——若不是有这么一份痴性儿在,如何会不畏惧天煞孤星的煞气,待元徵如常?说起来,纵然皇帝善待元徵,常不避讳煞气将他带在身旁,可也不敢让太子同他亲近——可见是有所保留。他尚且如此,何况旁人?雁卿待元徵的这份情谊,可谓弥足珍贵。皇帝思及此,便也觉得这姻缘难得,该成全。
反而有些懊悔自己拿雁卿当添头,让她走了待选太子妃的过场——拿侄子的心上人给儿子挑,到底心里过意不去。不过话又说回来,对外谁都没提过这是“待选太子妃”,只不过是皇后召见几个闺秀入宫陪伴罢了。反而替她们扬名,提高身价。皇帝便也立刻就释然了。
皇帝便道,“燕国夫人可说过,何时才不算早嫁?”
元徵苦笑道,“十六岁。”
皇帝觉着不过分。片刻后忽又想起来,“她今年多大了?”
“芳龄十二。”
皇帝:悍妇欺人太甚!
开口就让元徵无凭无据的等三四年,分明就不将这王子皇孙看在眼里。元九的儿子难道非她家痴儿不可吗?
便道,“还报旧时情谊,也不是只有聘娶一途。以诚待诚,若日后她有困厄,你倾囊相助也就够了。强娶之反而不美。”
元徵便摇头道,“臣愿意等,这也是以诚待诚。区区三年两月,臣等得。”纵然是他,不得不在外人跟前吐露心事时,也难免窘迫,“臣心里……她是最好的。娶她并非为了酬谢知己,而是心中欲求如此——娶不到她便去求娶旁人,反而是自欺欺人、自误误人了。”
皇帝不是个看重情爱的人,元徵便也不好直抒胸臆。转而又道,“何况燕国夫人也不是真心砥砺我,实在是家风如此——赵世子也近弱冠之龄,尚还未说亲。其余弟妹依次推迟下去,轮到她也正要十六岁。”
皇帝还是有些不仗义,“先定下,到了年纪再迎娶也可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