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们的方向和梦想(2/5)
走起来别耽误公家的事,而他自己也一瘸一拐的向前着走,贴着路边。
徐保山左腿膝盖里有一枚弹头碎片,左腿不能弯,速度快不起来,杨少宗推着一个大板车更吃力,两人就慢慢悠悠的做着伴,一起沿着这乡间的小碎石子路向前走。
即将落去的太阳被那大山岭遮住了光线,天空红霞密布,防风林里光阴稀疏,他们一老一少就在石子路向前走着,彼此都在想着心事。
徐保山此刻的内心就是纠结的,有大学生愿意来旗山这个穷地方工作当然是好事,他高兴的很,可这个大学生是杨少宗……他很是舍不得!
琢磨了片刻,他和杨少宗道:“伢子,你愿意回来工作当然很好,书记非常支持你,可你现在都分配到了市里的机械厂,档案可能都已经转到了厂里,现在才和公社说要回来工作,确实是晚了点啊。”
杨少宗默默的笑着,过了会儿才道:“书记,我心里是明白的,只有我拿着接收证到机械厂报到,他们才能从学校抽走我的档案。只要您愿意开这个口,现在想把我抽调回公社的办法还是有的吧?”
杨少宗还是很清楚人事档案抽转的这套程序,可对于徐保山善意的官腔和隐瞒,他也非常领情。
徐保山微微一怔,坦然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实在不行,我可以给彭书记打电话请地委出面协调。只不过……伢子,你要想清楚啊,我这个电话一打过去,你这辈子可就很难再出去了,想在咱们公社做点事是很困难的,你徐大爷在公社干了三十年也没有折腾出什么大事!”
杨少宗嘿的笑了,道:“徐书记,其实咱们旗山可有好多的大事能做。再说了,谁说您没有折腾出大事业,别的不说,就咱们眼前的大鱼沟湾要是能够填成水稻地,哪怕只有4千亩地,一年产粮就能有6百万斤,十年是6千万斤,子子孙孙不停的耕种,一百年就是6亿斤粮食咧。”
“嘿!”
徐保山忍不住的笑出声。
他没有想到杨少宗也能有这样的觉悟,他想,确实是不一样了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小伢子都成了大学毕业生。
想到这里,他内心深处的那份隐忧和内疚也就微微淡了一些许儿。
顿了顿,徐保山又道:“伢子,错过了这个村可没有那个店,要是没能在咱们公社干出成绩,你可别后悔!”
杨少宗倒是很有把握的答道:“不后悔,我心里已经都想清楚了,也有着非常好的计划!”
徐保山好奇的问道:“什么计划,能和我说说不?”
杨少宗不假思索的答道:“书记,我想在公社办厂子。您看,咱们周围几个公社转成乡镇后都开始办厂子,有电子管厂、榨油厂、饲料厂,哪个不赚钱?咱们公社虽然也有一个小煤矿和土砖厂,但和别人还是不能比。”
徐保山嗯了一声,道:“我倒是也想开新厂子,可县委给的指标是硬的,非得缴足1200万斤公粮才能保住公社,否则就必须得撤社建乡。咱们也不是缴不上,可真要缴足了,社员们谈不上饿肚子,但也未必能吃饱。”
“唉……!”
说着这番话,徐保山心情变得特别沉重,他也有着某种反思的继续说道:“你徐大爷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周边的几个公社实行联产承包制后的粮食产量都提高了很多,这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高啊!”
“不!”
杨少宗断然的一口咬定,坚决的劝道:“书记,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承包制和公社制其实是各有各的好处,关键是要发挥两种生产关系各自对应的优势。”
徐保山一时不语,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才问道:“那你是咋想的呢?”
杨少宗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是很明确的,它既解决了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保障了每户农民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体现了多劳多得的思想,同时也限制了土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徐保山左腿膝盖里有一枚弹头碎片,左腿不能弯,速度快不起来,杨少宗推着一个大板车更吃力,两人就慢慢悠悠的做着伴,一起沿着这乡间的小碎石子路向前走。
即将落去的太阳被那大山岭遮住了光线,天空红霞密布,防风林里光阴稀疏,他们一老一少就在石子路向前走着,彼此都在想着心事。
徐保山此刻的内心就是纠结的,有大学生愿意来旗山这个穷地方工作当然是好事,他高兴的很,可这个大学生是杨少宗……他很是舍不得!
琢磨了片刻,他和杨少宗道:“伢子,你愿意回来工作当然很好,书记非常支持你,可你现在都分配到了市里的机械厂,档案可能都已经转到了厂里,现在才和公社说要回来工作,确实是晚了点啊。”
杨少宗默默的笑着,过了会儿才道:“书记,我心里是明白的,只有我拿着接收证到机械厂报到,他们才能从学校抽走我的档案。只要您愿意开这个口,现在想把我抽调回公社的办法还是有的吧?”
杨少宗还是很清楚人事档案抽转的这套程序,可对于徐保山善意的官腔和隐瞒,他也非常领情。
徐保山微微一怔,坦然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实在不行,我可以给彭书记打电话请地委出面协调。只不过……伢子,你要想清楚啊,我这个电话一打过去,你这辈子可就很难再出去了,想在咱们公社做点事是很困难的,你徐大爷在公社干了三十年也没有折腾出什么大事!”
杨少宗嘿的笑了,道:“徐书记,其实咱们旗山可有好多的大事能做。再说了,谁说您没有折腾出大事业,别的不说,就咱们眼前的大鱼沟湾要是能够填成水稻地,哪怕只有4千亩地,一年产粮就能有6百万斤,十年是6千万斤,子子孙孙不停的耕种,一百年就是6亿斤粮食咧。”
“嘿!”
徐保山忍不住的笑出声。
他没有想到杨少宗也能有这样的觉悟,他想,确实是不一样了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小伢子都成了大学毕业生。
想到这里,他内心深处的那份隐忧和内疚也就微微淡了一些许儿。
顿了顿,徐保山又道:“伢子,错过了这个村可没有那个店,要是没能在咱们公社干出成绩,你可别后悔!”
杨少宗倒是很有把握的答道:“不后悔,我心里已经都想清楚了,也有着非常好的计划!”
徐保山好奇的问道:“什么计划,能和我说说不?”
杨少宗不假思索的答道:“书记,我想在公社办厂子。您看,咱们周围几个公社转成乡镇后都开始办厂子,有电子管厂、榨油厂、饲料厂,哪个不赚钱?咱们公社虽然也有一个小煤矿和土砖厂,但和别人还是不能比。”
徐保山嗯了一声,道:“我倒是也想开新厂子,可县委给的指标是硬的,非得缴足1200万斤公粮才能保住公社,否则就必须得撤社建乡。咱们也不是缴不上,可真要缴足了,社员们谈不上饿肚子,但也未必能吃饱。”
“唉……!”
说着这番话,徐保山心情变得特别沉重,他也有着某种反思的继续说道:“你徐大爷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周边的几个公社实行联产承包制后的粮食产量都提高了很多,这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高啊!”
“不!”
杨少宗断然的一口咬定,坚决的劝道:“书记,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承包制和公社制其实是各有各的好处,关键是要发挥两种生产关系各自对应的优势。”
徐保山一时不语,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才问道:“那你是咋想的呢?”
杨少宗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是很明确的,它既解决了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保障了每户农民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体现了多劳多得的思想,同时也限制了土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