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元吴昊(1/4)
龙兴华夏</a>
“漱兰要说平日里脑子也不糊涂,他就没仔细想想,他今天用这莫须有的罪名参林义哲,就算参倒了林义哲,会给朝中多大的震动?手段如此阴狠下作,他黄漱兰日后还不成了朝野上下的公敌?谁会想当第二个林义哲?”
听到老师李鸿藻的话,张之洞和陈宝琛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张佩纶不惜和黄体芳翻脸,一时间后背凉气直冒。
“要不要……再找人去劝劝漱兰,要他不要上这个折子?”陈宝琛提议道。
陈宝琛一向忠厚,刚才虽然也给黄体芳不分青红皂白的骂的很惨,但他并没有记恨黄体芳,在听了李鸿藻的话之后,便一心想着如何解决问题。
“他不会听的。”张佩纶摇了摇头,“现在的他,便有如疯犬一般,逮到谁便会咬谁。谁阻止他参劾林义哲,谁便是他的仇敌。”
陈宝琛叹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张佩纶也没有再说话,室内的气氛一时间表极度沉闷而压抑。
许久,还是李鸿藻先打破了沉默。
“林义哲想是还没有到京吧?”李鸿藻问道。
“他应该是走海路前来,这会儿还没有到京的消息,想是还在海上呢。”张之洞答道。
“噢。”李鸿藻点了点头,转向张佩纶说道,“幼樵,待林义哲到了京城,你便去贤良寺请他,到我舍下一会。”
听到李鸿藻要见林义哲,张之洞和陈宝琛都是一愣。
“林义哲会来么?”张之洞忍不住问道。
张佩纶对此倒是丝毫不感到意外,他想了想,答道:“此人极重礼数,老师相请,他一定是会来的。”
“来是会来,只怕到时候,会无好会。话无好话啊!”陈宝琛感叹道。
李鸿藻听到后,又一次默然无语。
天色忽然变得暗了起来,张佩纶抬头望去,看到大片的乌云从天边漂来,遮住了天空中的太阳,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
此时此刻,黄体芳已然回到家中,心中仍是气恨难平。
黄体芳一头拱进了书房之中,即命书僮准备文房四宝,准备写起奏稿来。
不一会儿。书僮们便准备完毕,黄体芳挥手命书僮退下,他关了房门,独坐于桌前,回想着今天酒筵上的不快,想起之前林义哲的种种“以夷变夏”之行,以及因弹劾林义哲先挨板子后遭圈禁的好友宝廷,黄体芳心头怒火熊熊燃起。
他愤然起身,拿起笔来。在铺好的纸上奋笔疾书起来,仿佛要把毕生的怒火都倾注在这份折子上。
“……筹海大臣林义哲素称名门之后,出身士林,不过一船政佐理。略有微功,奏对称旨,而得外任封圻,内擢卿贰。皇上所以豢养之者至优且渥,宜如何报称,上酬高厚之恩。乃闻其议论邪说,谓西洋崇中国礼教,外洋富强为上理,尽扰乱所学孔孟之言,崇重机器,鄙夷士林,颠倒是非,诡言乱政。……据其所言,薄我朝二百年之治法,背圣贤千万世之常经,簧鼓后进,摇动人心,以致近来士大夫靡然从风,视理学经济、公忠体国为迂谈,以熟悉洋务、谄谀迎合为急务,其为惑于世道人心者匪浅也。……”
在先将林义哲痛骂了一通之后,黄体芳停下了笔,看了几眼,似乎还不满意,他放下了笔,起身至书架前,取过一本吴广成写的《西夏书事》翻看了起来,因为在这本书中,对于张元、吴昊的事迹记载甚详。
在看完了《西夏书事》中关于张元、吴昊的记载之后,黄体芳仿佛又得到了灵感,他兴奋地拿起笔,再次写了起来。
“……昔华州生曰张元、曰吴昊者,闻元昊屡窥中国,遂西入奔。以大言得用,元昊以中书令张元为相国,吴昊副之。元好阴谋,多奇计,性喜诛杀,元昊残暴,多其赞成,故倚畀尤重,西夏之入寇方略,多二人导之,中国大受其害。今林义哲为图交涉便宜,竟以新闻纸左右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漱兰要说平日里脑子也不糊涂,他就没仔细想想,他今天用这莫须有的罪名参林义哲,就算参倒了林义哲,会给朝中多大的震动?手段如此阴狠下作,他黄漱兰日后还不成了朝野上下的公敌?谁会想当第二个林义哲?”
听到老师李鸿藻的话,张之洞和陈宝琛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张佩纶不惜和黄体芳翻脸,一时间后背凉气直冒。
“要不要……再找人去劝劝漱兰,要他不要上这个折子?”陈宝琛提议道。
陈宝琛一向忠厚,刚才虽然也给黄体芳不分青红皂白的骂的很惨,但他并没有记恨黄体芳,在听了李鸿藻的话之后,便一心想着如何解决问题。
“他不会听的。”张佩纶摇了摇头,“现在的他,便有如疯犬一般,逮到谁便会咬谁。谁阻止他参劾林义哲,谁便是他的仇敌。”
陈宝琛叹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张佩纶也没有再说话,室内的气氛一时间表极度沉闷而压抑。
许久,还是李鸿藻先打破了沉默。
“林义哲想是还没有到京吧?”李鸿藻问道。
“他应该是走海路前来,这会儿还没有到京的消息,想是还在海上呢。”张之洞答道。
“噢。”李鸿藻点了点头,转向张佩纶说道,“幼樵,待林义哲到了京城,你便去贤良寺请他,到我舍下一会。”
听到李鸿藻要见林义哲,张之洞和陈宝琛都是一愣。
“林义哲会来么?”张之洞忍不住问道。
张佩纶对此倒是丝毫不感到意外,他想了想,答道:“此人极重礼数,老师相请,他一定是会来的。”
“来是会来,只怕到时候,会无好会。话无好话啊!”陈宝琛感叹道。
李鸿藻听到后,又一次默然无语。
天色忽然变得暗了起来,张佩纶抬头望去,看到大片的乌云从天边漂来,遮住了天空中的太阳,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
此时此刻,黄体芳已然回到家中,心中仍是气恨难平。
黄体芳一头拱进了书房之中,即命书僮准备文房四宝,准备写起奏稿来。
不一会儿。书僮们便准备完毕,黄体芳挥手命书僮退下,他关了房门,独坐于桌前,回想着今天酒筵上的不快,想起之前林义哲的种种“以夷变夏”之行,以及因弹劾林义哲先挨板子后遭圈禁的好友宝廷,黄体芳心头怒火熊熊燃起。
他愤然起身,拿起笔来。在铺好的纸上奋笔疾书起来,仿佛要把毕生的怒火都倾注在这份折子上。
“……筹海大臣林义哲素称名门之后,出身士林,不过一船政佐理。略有微功,奏对称旨,而得外任封圻,内擢卿贰。皇上所以豢养之者至优且渥,宜如何报称,上酬高厚之恩。乃闻其议论邪说,谓西洋崇中国礼教,外洋富强为上理,尽扰乱所学孔孟之言,崇重机器,鄙夷士林,颠倒是非,诡言乱政。……据其所言,薄我朝二百年之治法,背圣贤千万世之常经,簧鼓后进,摇动人心,以致近来士大夫靡然从风,视理学经济、公忠体国为迂谈,以熟悉洋务、谄谀迎合为急务,其为惑于世道人心者匪浅也。……”
在先将林义哲痛骂了一通之后,黄体芳停下了笔,看了几眼,似乎还不满意,他放下了笔,起身至书架前,取过一本吴广成写的《西夏书事》翻看了起来,因为在这本书中,对于张元、吴昊的事迹记载甚详。
在看完了《西夏书事》中关于张元、吴昊的记载之后,黄体芳仿佛又得到了灵感,他兴奋地拿起笔,再次写了起来。
“……昔华州生曰张元、曰吴昊者,闻元昊屡窥中国,遂西入奔。以大言得用,元昊以中书令张元为相国,吴昊副之。元好阴谋,多奇计,性喜诛杀,元昊残暴,多其赞成,故倚畀尤重,西夏之入寇方略,多二人导之,中国大受其害。今林义哲为图交涉便宜,竟以新闻纸左右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