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结局(上)(2/5)
修建十米铜像时,荀彧傻了,真得彻底傻了,祖教祭天台是什么地方没有人比荀彧更清楚!因为祭天台上的一砖一瓦都是经过荀彧之手的,上面摆放的历代大帝与名臣,荀彧能如数家珍般将其典故说出来
可现在,自己的铜像居然也能摆在上面,可想而知,荀彧的心情起伏如何之大,天下人,哪个不想名留青史,被后人记住?这在刘泰嘴中的意思便是永生,只要天下百姓将一个人的功劳、生平记在心里,即使此人死了千年,其精神依然永存!
荀彧得到了永生!
这是何等荣耀?无法语言表达的荣耀!
当刘泰宣布完毕之后,百官除了惊讶,看待荀彧的暮光就是赤裸裸的嫉妒,即使明知荀彧是他们未来的头头,可此刻心中依然充满了嫉妒!因为铜像竖立在祭天台上的不是他们啊!
汉元武大帝诏二:
加封广平侯、兵部尚书、军机处执宰(大宰)高顺为晋国侯、正一品大员、军相,总摄大汉王朝一百二十九万天赐军将官所有任命、罢免、调动事宜,特赐免死金牌一块,非弑君之罪皆可豁免!
又是一个国侯,而且刘泰在原有的丞相之旁,又设立了一个军相,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可以说,这是刘泰对高顺这些年默默奉献的肯定!要知道,这些年来若说最辛苦者首当荀彧,第二个便是高顺,甚至有时候,高顺的劳累远远在荀彧之上!
为何如此说?
要知道,天赐军历次出征,其后勤全部把持在高顺手中,每一袋粮食的调动,攻城器械、马匹、铠甲、兵器的补给,全部要经过高顺之手,比如前些年刘泰屡屡南征北战,其中调动的物资有多么庞大?可这些苦,这些累,高顺都硬生生的承受了下来,没有喊半点委屈。
身为一个将军,亲眼看着同朝为官的大将在沙场上建功立业,难道高顺不羡慕吗?高顺羡慕,非常羡慕,实际上高顺多次都想请求刘泰调到前线亲身参战建功立业,那才是男人的梦想之地啊。
可高顺都忍住了,因为高顺非常清楚,比之沙场更重要的还有后勤,上百万大军每曰的消耗,都要从兵部领取,这一重任除了高顺,没有人更适合,也没有人能抗下这个重担!没有后勤,又有什么沙场上的胜利?又有什么天赐军的荣耀?
所以高顺的功劳,刘泰一直深深的记在心中,虽然高顺不苟言笑,做事死板,甚至有时候给刘泰来个沉默以对,气得刘泰跳脚大骂,但刘泰知道高顺心中的苦,知道高顺心中的累,没有任何人能如同高顺这种不计辛劳的付出。
刘泰非常感动!
所以仅仅国侯之位以及军相之职,都还无法与高顺付出的一切相比,在此之上,刘泰再次下令,为高顺修建一座军神铜像,与荀彧一文一武,一左一右,共同摆放在祭天台上受天下百姓,万万子民膜拜!
北汉的建立,与高顺、荀彧二人分不开,若无二人,刘泰这些年来绝对不会这么轻松!所以刘泰对此二人的赏赐都是无所顾忌的,能给的,刘泰都会给,臣子能得到的一切,刘泰都会给!
高顺与荀彧到有点不同,当诏书宣读完毕之后,高顺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上前跪领圣旨,随后回到武将之首的位置。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平淡,不过没有人注意到,当高顺猛然抬起头注视着刘泰的那一刻,眼眶中满是泪水!
英雄泪,才是一个男人最珍贵的!
当年,若没有遇到刘泰,或许高顺的一生极有可能就是追随吕布东躲西逃,别说什么功名权位了,甚至死在奔波的途中都有可能,可以想象,当一个最为平凡不过,既不是士家子弟,又不是将门之后的高顺,得到如此高的地位,如此重的封赏,如此君主的赏识,心中是如何的感动,如何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高顺与荀彧相同的封赏,百官都没有什么表示,甚至都很少出现嫉妒,高顺这个沉默的男人,为北疆付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可现在,自己的铜像居然也能摆在上面,可想而知,荀彧的心情起伏如何之大,天下人,哪个不想名留青史,被后人记住?这在刘泰嘴中的意思便是永生,只要天下百姓将一个人的功劳、生平记在心里,即使此人死了千年,其精神依然永存!
荀彧得到了永生!
这是何等荣耀?无法语言表达的荣耀!
当刘泰宣布完毕之后,百官除了惊讶,看待荀彧的暮光就是赤裸裸的嫉妒,即使明知荀彧是他们未来的头头,可此刻心中依然充满了嫉妒!因为铜像竖立在祭天台上的不是他们啊!
汉元武大帝诏二:
加封广平侯、兵部尚书、军机处执宰(大宰)高顺为晋国侯、正一品大员、军相,总摄大汉王朝一百二十九万天赐军将官所有任命、罢免、调动事宜,特赐免死金牌一块,非弑君之罪皆可豁免!
又是一个国侯,而且刘泰在原有的丞相之旁,又设立了一个军相,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可以说,这是刘泰对高顺这些年默默奉献的肯定!要知道,这些年来若说最辛苦者首当荀彧,第二个便是高顺,甚至有时候,高顺的劳累远远在荀彧之上!
为何如此说?
要知道,天赐军历次出征,其后勤全部把持在高顺手中,每一袋粮食的调动,攻城器械、马匹、铠甲、兵器的补给,全部要经过高顺之手,比如前些年刘泰屡屡南征北战,其中调动的物资有多么庞大?可这些苦,这些累,高顺都硬生生的承受了下来,没有喊半点委屈。
身为一个将军,亲眼看着同朝为官的大将在沙场上建功立业,难道高顺不羡慕吗?高顺羡慕,非常羡慕,实际上高顺多次都想请求刘泰调到前线亲身参战建功立业,那才是男人的梦想之地啊。
可高顺都忍住了,因为高顺非常清楚,比之沙场更重要的还有后勤,上百万大军每曰的消耗,都要从兵部领取,这一重任除了高顺,没有人更适合,也没有人能抗下这个重担!没有后勤,又有什么沙场上的胜利?又有什么天赐军的荣耀?
所以高顺的功劳,刘泰一直深深的记在心中,虽然高顺不苟言笑,做事死板,甚至有时候给刘泰来个沉默以对,气得刘泰跳脚大骂,但刘泰知道高顺心中的苦,知道高顺心中的累,没有任何人能如同高顺这种不计辛劳的付出。
刘泰非常感动!
所以仅仅国侯之位以及军相之职,都还无法与高顺付出的一切相比,在此之上,刘泰再次下令,为高顺修建一座军神铜像,与荀彧一文一武,一左一右,共同摆放在祭天台上受天下百姓,万万子民膜拜!
北汉的建立,与高顺、荀彧二人分不开,若无二人,刘泰这些年来绝对不会这么轻松!所以刘泰对此二人的赏赐都是无所顾忌的,能给的,刘泰都会给,臣子能得到的一切,刘泰都会给!
高顺与荀彧到有点不同,当诏书宣读完毕之后,高顺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上前跪领圣旨,随后回到武将之首的位置。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平淡,不过没有人注意到,当高顺猛然抬起头注视着刘泰的那一刻,眼眶中满是泪水!
英雄泪,才是一个男人最珍贵的!
当年,若没有遇到刘泰,或许高顺的一生极有可能就是追随吕布东躲西逃,别说什么功名权位了,甚至死在奔波的途中都有可能,可以想象,当一个最为平凡不过,既不是士家子弟,又不是将门之后的高顺,得到如此高的地位,如此重的封赏,如此君主的赏识,心中是如何的感动,如何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高顺与荀彧相同的封赏,百官都没有什么表示,甚至都很少出现嫉妒,高顺这个沉默的男人,为北疆付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