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夜谈(2/6)
“先……先放开……”老杨的脸憋得通红,费了半天的力气才说出几个字来。
任舟依言松开了手,老杨先是狠狠地咳了几下,才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
“三百文一碗是不假,一天起码卖十碗也不假。但这又不是纯利,还要减去本钱的嘛。”老杨伸出几根手指头,一根一根地掰着算,“羊肉是要钱的吧,给那些少爷们做汤用的羊肉那都是足斤足两的,料也放得多,偶尔还要加些别的什么野味,那也是真金实银买来的。而且,我一天到晚都呆在这个店里,买菜买肉只好雇人代劳了,这不都是成本么?算下来,一碗汤卖三百文,减去杂七杂八的出项,我赚的也就不到一百文吧。”
“那一天少说也有一二两银子,一个月也有三四十两甚至六七十两吧?”
任舟作势又要抓,老杨赶忙站起身来,往后退了两步:“话是这么说,但是你要想想,我一个鳏夫,每个月总少不了要去几趟烟花巷子吧?去一趟就是五两银子打底。再算上我不在的时候,店还要照常开,又要雇人帮我看店,不又是一项花费么?这么算下来,我先前说的每个月赚二三十两银子还算多了,实际几乎攒不下什么钱。”
两个人这样说来说去,其实任舟心里明白老杨没钱借给自己,老杨也知道任舟不是死皮赖脸地要钱。
所以虽然激烈,甚至有了一些动作,但到底是逗趣的成分居多。
眼见聊不出个结果,两人也就歇了,仍像刚才一样,各自倚着匾额,闭目假寐。
老杨在等他的客人,任舟在等他的生意。
那位书生在一旁,本来看得津津有味,可转眼间两个人又不说话了,不禁有些无聊。
又稍等了一会,两个人还是没有动作,书生只好打着哈欠去和两个人告别:“杨师,任师,天色不早,我要回去休息了。”
两个人均是一愣:“我们怎么成你的师傅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讲的就是读书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韩昌黎曾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两位在圣贤之道上或许不及我,但在别处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说到这里,书生先是向老杨鞠了一躬,“杨师的言词,让我对圣人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了更生动的理解……”说完,书生又转向任舟鞠了一躬,“任师所言,则让我更理解了何谓‘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像任师现在这样一文不名,也无怪乎会千方百计地从杨师手里扣钱了。”
两个人面面相觑。
半晌,老杨清了清嗓子,问道:“你既然饱读诗书,是不是也听过那句话,什么子说的,叫什么利,什么义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对对对,就这句!”老杨很开心,“你看,你饱览群书,当然称得上是君子了。我们两个是君子的老师,那自然也是君子。咱们既然都是君子,当然要说义,不能说利了,对不对?既然不说利了,那这块匾的钱不如就这么算了吧。再不济,就当是礼钱了,怎么样?”
“君子的老师不一定是君子,也可能是老子。”书生似乎考虑了一下,又看了一眼任舟,“不过我看任师的面相异于常人,并非久居人下之辈,这银子日后自然还得上,我就不急着讨要了。等到任师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了,再还我也不迟。”
任舟有些惊讶:“你还懂得看相?”
书生微微一笑:“略知一二。”
“那我呢,你瞧瞧我的面相怎么样?”
听说不要钱了,老杨也来了精神。
书生仔仔细细地打量了老杨一番,沉思一会,说道:“鳏夫之相,虽犯桃花却难以修成正果;命格应着奔劳无功,无大成亦无大咎。”
说完话,书生也不等老杨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任舟依言松开了手,老杨先是狠狠地咳了几下,才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
“三百文一碗是不假,一天起码卖十碗也不假。但这又不是纯利,还要减去本钱的嘛。”老杨伸出几根手指头,一根一根地掰着算,“羊肉是要钱的吧,给那些少爷们做汤用的羊肉那都是足斤足两的,料也放得多,偶尔还要加些别的什么野味,那也是真金实银买来的。而且,我一天到晚都呆在这个店里,买菜买肉只好雇人代劳了,这不都是成本么?算下来,一碗汤卖三百文,减去杂七杂八的出项,我赚的也就不到一百文吧。”
“那一天少说也有一二两银子,一个月也有三四十两甚至六七十两吧?”
任舟作势又要抓,老杨赶忙站起身来,往后退了两步:“话是这么说,但是你要想想,我一个鳏夫,每个月总少不了要去几趟烟花巷子吧?去一趟就是五两银子打底。再算上我不在的时候,店还要照常开,又要雇人帮我看店,不又是一项花费么?这么算下来,我先前说的每个月赚二三十两银子还算多了,实际几乎攒不下什么钱。”
两个人这样说来说去,其实任舟心里明白老杨没钱借给自己,老杨也知道任舟不是死皮赖脸地要钱。
所以虽然激烈,甚至有了一些动作,但到底是逗趣的成分居多。
眼见聊不出个结果,两人也就歇了,仍像刚才一样,各自倚着匾额,闭目假寐。
老杨在等他的客人,任舟在等他的生意。
那位书生在一旁,本来看得津津有味,可转眼间两个人又不说话了,不禁有些无聊。
又稍等了一会,两个人还是没有动作,书生只好打着哈欠去和两个人告别:“杨师,任师,天色不早,我要回去休息了。”
两个人均是一愣:“我们怎么成你的师傅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讲的就是读书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韩昌黎曾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两位在圣贤之道上或许不及我,但在别处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说到这里,书生先是向老杨鞠了一躬,“杨师的言词,让我对圣人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了更生动的理解……”说完,书生又转向任舟鞠了一躬,“任师所言,则让我更理解了何谓‘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像任师现在这样一文不名,也无怪乎会千方百计地从杨师手里扣钱了。”
两个人面面相觑。
半晌,老杨清了清嗓子,问道:“你既然饱读诗书,是不是也听过那句话,什么子说的,叫什么利,什么义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对对对,就这句!”老杨很开心,“你看,你饱览群书,当然称得上是君子了。我们两个是君子的老师,那自然也是君子。咱们既然都是君子,当然要说义,不能说利了,对不对?既然不说利了,那这块匾的钱不如就这么算了吧。再不济,就当是礼钱了,怎么样?”
“君子的老师不一定是君子,也可能是老子。”书生似乎考虑了一下,又看了一眼任舟,“不过我看任师的面相异于常人,并非久居人下之辈,这银子日后自然还得上,我就不急着讨要了。等到任师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了,再还我也不迟。”
任舟有些惊讶:“你还懂得看相?”
书生微微一笑:“略知一二。”
“那我呢,你瞧瞧我的面相怎么样?”
听说不要钱了,老杨也来了精神。
书生仔仔细细地打量了老杨一番,沉思一会,说道:“鳏夫之相,虽犯桃花却难以修成正果;命格应着奔劳无功,无大成亦无大咎。”
说完话,书生也不等老杨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