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一百四十一章:崇祯传唤(2/3)
我看来私自扩大城池,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这根本就是文官们最擅长的春秋笔法,这是他们将赵文重建城池写成扩大城池。这根本就是不教而诛。”

  曹化淳一脸气愤,眉飞色舞的道。

  也幸亏是曹化淳,要是其他人的话,敢在崇祯面前这样说话,那指不定会被崇祯拉出去打板子。

  “那聚拢难民,逐渐水泥厂以及炼铁厂呢?这水泥厂就先不谈了,可这兵将私建炼铁厂乃是死罪啊。”崇祯一脸疑惑的看着曹化淳。

  曹化淳当即道:“皇爷,这水泥厂以及炼铁厂根本就不是赵文的。这赵文在重建城墙的时候都已经负债累累了,哪里还有银子弄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都是那些商人弄的,只不过他们是看龙门堡地广人稀,土地便宜罢了。不然的话,谁会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水泥厂是商人弄的?”崇祯一脸不相信的看着曹化淳。

  “皇爷,这是肯定的,皇爷想想,这赵文能有多少银子?能在重建可龙门堡之后还能在修建炼铁厂以及水泥厂?”

  “也是,这赵文也只是一个边军,能将城墙修好都不错了,哪来的银子盖这些东西?毕竟朕可是一分银子也没给他。”崇祯若有所思的道。

  在崇祯看来,这赵文就是一个边军。

  而边军在崇祯的印象当中就是那种靠着朝廷,非常穷苦的人。这种人就算有银子,也会攒着娶媳妇,也不可能会去弄这些东西。

  而这水泥厂和炼铁厂更像是那些商人的手笔。

  在明朝的时候,民间也可以炼铁,只不过需要缴纳赋税。

  所以崇祯对于商人们开炼铁厂并不奇怪。

  “再说收拢流民,这根本就是周阁老的无稽之谈。

  龙门堡附近五十里之内都成白地了,附近那些土地总要有人耕种,不然的话,朝廷的田税从哪来?赵文此举正是恢复生产,早日上交赋税。

  就算是别的官员,肯定也会在第一时间收拢流民,耕种田地。赵文此举,乃是善政啊。”

  崇祯捏着下巴,开口道:“那以大伴之见,这周阁老就是在污蔑赵文喽?可是朕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周阁老要污蔑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难不成这赵文以前得罪过周阁老不成?”

  “皇爷,这我就不知道了。可能赵文得罪过周阁老吧,毕竟我对赵文也不太熟悉。”曹化淳倒是很光棍的道。

  “唉,真不知道这周延儒在想些什么,不好好操心家国大事,却关心起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也要弹劾,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崇祯拿着奏折,无奈的摇摇头,一脸嫌弃的道。

  曹化淳的这一番话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崇祯还有可能不太相信,但谁让曹化淳是从潜邸出来的老人呢?是从他小的时候就一直陪着他的人呢?

  “来人啊,将此奏折封存吧。”崇祯将奏折重重拍在桌子上。

  封存就是留中不发,也就是所谓的漂没。意思就是说皇帝不想处理这件事情。

  曹化淳看着崇祯将此事翻过,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他长出一口气,暗道:“赵文啊,要不是看在你的股份的面上,咱家还真的不想管。也算你伶俐,知道咱家在皇爷面前的份量。”

  崇祯将周延儒的奏折封存之后,便接着批阅剩下的奏折。

  曹化淳静静的站在崇祯旁边,一言不发。

  “哈哈,毛文龙真是一员猛将。”崇祯忽然一拍桌子,哈哈大笑道。

  “皇爷,怎么了?”曹化淳一脸疑惑的看着崇祯。

  崇祯放下奏折,一脸兴奋的道:“七天前,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率领东江健儿趁着建奴出兵,偷袭了建奴伪都沈阳,斩获建奴首级五十余,并且派出细作潜入沈阳城中放火投毒,将建奴搞得焦头烂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