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危城(2/3)
危如累卵的形势,傅燮却愈发愤激昂扬。他年少求学于大儒刘宽门下,接受过传统经学的熏陶,羡慕孔子的弟子南容三复白圭的典故,将自己的字“幼起”改为“南容”,以此激励自己效法先贤,磨砺名节。
壮年从军,不避锋芒,在平定黄巾之乱中屡建功勋。身居庙堂,面对当朝司徒崔烈提出的弃守凉州之地的主张他大声呵斥,直言“斩司徒,天下乃安”,当气焰嚣张的中常侍赵忠对他伸出橄榄枝,作出了“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的封侯许诺时,他正色拒绝,坚决不向宦官低头。数十年间求学、从军的遭遇和坚守的士人气节,不仅锻造傅燮坚毅的外表,更熔铸了一颗宁死不屈的碧血丹心。
已经抱着与冀城共存亡的傅燮趁着叛军大部队合围之前向三辅派出了最后一批求救信使,然后召集城中仅剩的丁壮上城,准备死守城墙。
可惜王国、韩遂没有草率强攻冀城,他们在狄道合兵一处后就趁胜沿着渭水北岸东进,并派出前锋人马直扑冀城。前锋的人马看到城头上仅剩的守军都面色死寂,打算死守城墙,再加上顾虑到傅燮在北地的威名,权衡之下明智地选择了按兵不动,一面派出了部分兵马四下抄掠,一面准备和后方大军汇合齐攻冀城。而城中的傅燮因为兵马稀少,面对叛军的分兵抄掠,只能在城墙上眼睁睁地看着,却没有办法去阻止叛军的行动。
突然,城墙西北角处发出一阵阵的声响,傅燮闻声一惊,担心叛军趁虚攻城,急忙往该处赶去。
当傅燮赶到近处的时候,发现原来不是叛军要攻城。而是有大约两千胡骑正隔着护城河跪拜在地,对着城墙大声呼叫。傅燮心中狐疑,侧耳一听,原来是胡骑在呼喊自己出城,由他们护送,将自己送回北地的家乡。
傅燮善于抚顺羌胡,自从到任汉阳之后就一直在招降叛军,不少羌胡怀其恩化,纷纷前来降附。傅燮也和颜悦色安抚他们安居下来,并广开屯田,将归顺的人马列置为四十几个营。虽然因为叛军的兵临城下,原来归顺的人马很快再次加入叛军或者逃散各地,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感激傅燮往日的恩德,决意要护送傅燮归家。
羌胡之人虽然反复叛变,但是生长在北地的傅燮知道,他们也对荣耀、传统、信义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坚守。如中平元年北宫伯玉、李文侯起兵的时候,凉州遍地狼烟,盖勋时任汉阳长史,叛羌在畜官围困护羌校尉夏育,盖勋和州郡合兵前往救援,中途遭到叛军大部的伏击,盖勋冲锋在前,身被数创,奈何寡不敌众,终究兵败,但是句就种羌的部落大人滇吾佩服盖勋的勇武忠义,认为“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战后将重伤的盖勋护送回汉阳。现在这些胡骑也是因为敬佩傅燮的忠勇,想要护送傅燮返乡。
望着城外衣饰各异的羌、胡之人跪拜在地,高声请求自己弃城归家,傅燮一时间也是内心恻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后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傅燮没有回头,这个时候还能站在城头上来去自如的除了自己的几个亲信家人,也没有其他人了。
来的正是主簿杨会和自家年仅十三岁的儿子傅干,看到城外千人共一呼的声势,傅干稚嫩的脸上不禁变色。等到他反应过来后,连忙看了杨会一眼,发现杨会的眼光已经从城外转向自己,傅干脸颊一红,连忙转向城头上渊渟岳峙的父亲,看着自家父亲那挺直的腰杆,想起父亲那刚烈不屈的性子,他叹了一口气,独自一个人上前几步走到父亲的身边。
“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乡里羌胡先被恩德,欲令弃郡而归,愿必许之。徐至乡里,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
这些天傅干和杨会一直在担心以自家父亲一贯刚直的性子,必定要与冀城共存亡。今天趁着城外的胡骑想要拥护傅燮还乡的机会,傅干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壮年从军,不避锋芒,在平定黄巾之乱中屡建功勋。身居庙堂,面对当朝司徒崔烈提出的弃守凉州之地的主张他大声呵斥,直言“斩司徒,天下乃安”,当气焰嚣张的中常侍赵忠对他伸出橄榄枝,作出了“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的封侯许诺时,他正色拒绝,坚决不向宦官低头。数十年间求学、从军的遭遇和坚守的士人气节,不仅锻造傅燮坚毅的外表,更熔铸了一颗宁死不屈的碧血丹心。
已经抱着与冀城共存亡的傅燮趁着叛军大部队合围之前向三辅派出了最后一批求救信使,然后召集城中仅剩的丁壮上城,准备死守城墙。
可惜王国、韩遂没有草率强攻冀城,他们在狄道合兵一处后就趁胜沿着渭水北岸东进,并派出前锋人马直扑冀城。前锋的人马看到城头上仅剩的守军都面色死寂,打算死守城墙,再加上顾虑到傅燮在北地的威名,权衡之下明智地选择了按兵不动,一面派出了部分兵马四下抄掠,一面准备和后方大军汇合齐攻冀城。而城中的傅燮因为兵马稀少,面对叛军的分兵抄掠,只能在城墙上眼睁睁地看着,却没有办法去阻止叛军的行动。
突然,城墙西北角处发出一阵阵的声响,傅燮闻声一惊,担心叛军趁虚攻城,急忙往该处赶去。
当傅燮赶到近处的时候,发现原来不是叛军要攻城。而是有大约两千胡骑正隔着护城河跪拜在地,对着城墙大声呼叫。傅燮心中狐疑,侧耳一听,原来是胡骑在呼喊自己出城,由他们护送,将自己送回北地的家乡。
傅燮善于抚顺羌胡,自从到任汉阳之后就一直在招降叛军,不少羌胡怀其恩化,纷纷前来降附。傅燮也和颜悦色安抚他们安居下来,并广开屯田,将归顺的人马列置为四十几个营。虽然因为叛军的兵临城下,原来归顺的人马很快再次加入叛军或者逃散各地,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感激傅燮往日的恩德,决意要护送傅燮归家。
羌胡之人虽然反复叛变,但是生长在北地的傅燮知道,他们也对荣耀、传统、信义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坚守。如中平元年北宫伯玉、李文侯起兵的时候,凉州遍地狼烟,盖勋时任汉阳长史,叛羌在畜官围困护羌校尉夏育,盖勋和州郡合兵前往救援,中途遭到叛军大部的伏击,盖勋冲锋在前,身被数创,奈何寡不敌众,终究兵败,但是句就种羌的部落大人滇吾佩服盖勋的勇武忠义,认为“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战后将重伤的盖勋护送回汉阳。现在这些胡骑也是因为敬佩傅燮的忠勇,想要护送傅燮返乡。
望着城外衣饰各异的羌、胡之人跪拜在地,高声请求自己弃城归家,傅燮一时间也是内心恻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后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傅燮没有回头,这个时候还能站在城头上来去自如的除了自己的几个亲信家人,也没有其他人了。
来的正是主簿杨会和自家年仅十三岁的儿子傅干,看到城外千人共一呼的声势,傅干稚嫩的脸上不禁变色。等到他反应过来后,连忙看了杨会一眼,发现杨会的眼光已经从城外转向自己,傅干脸颊一红,连忙转向城头上渊渟岳峙的父亲,看着自家父亲那挺直的腰杆,想起父亲那刚烈不屈的性子,他叹了一口气,独自一个人上前几步走到父亲的身边。
“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乡里羌胡先被恩德,欲令弃郡而归,愿必许之。徐至乡里,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
这些天傅干和杨会一直在担心以自家父亲一贯刚直的性子,必定要与冀城共存亡。今天趁着城外的胡骑想要拥护傅燮还乡的机会,傅干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