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青州(2/3)
,他与刘晔交流过眼神后,开口说道:
“臣举荐中郎将于禁领兵攻取青州!”
说完后,董昭又陈述了于禁为将有威严、能服众,麾下兵马正驻扎徐州境内,出兵迅速、道路便捷等优势,唯独略过自己与他有些交情的情况。
曹丕微微颔首,却没有立即表态。
他个人对于禁的军事能力和忠诚也是比较满意的,在他继承父位之初,司空府的人事还没在父亲之死中调整过来,自己根本就无法下达有效命令给**各部兵马,恰逢徐州的昌豨叛乱,左支右绌的司空府只能够临时给了于禁一个中郎将的头衔,让他带着一部新卒,统领臧霸、孙观等泰山兵马,去平定反复叛乱的昌豨。
究其初衷,司空府根本就不寄希望于禁能够在那种形势下能压服臧霸、孙观等一干泰山骄兵悍将,也没希望于禁能够平定昌豨之叛,只是希望同为泰山人的于禁能够凭借与昌豨的同乡旧谊,安抚招顺昌豨的叛军,哪怕只是短时间内的安定也好。
但于禁的表现远远超乎众人的期盼。他不仅凭借个人的能力的慑服了臧霸、孙观等骄兵悍将,还采用兵事和诱降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反反复复降了又叛的昌豨引诱到军中当场斩杀,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平定了困扰**多时的昌豨叛乱。
而就是这样一个立下大功的将领,竟然还持军严整、无所私入,将平叛缴获的财货尽数上交,没有丝毫贪墨。
这就与亲族大将曹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丕在心中早给于禁打下了可以重用的烙印。
只是此时调兵遣将,乃是上位者的专权,在人事上,更是不可全然被臣属牵着鼻子走,所以曹丕沉吟过后,才肃然说道:
“既如此,那可传令于禁、吕虔二部屯兵琅琊、泰山边境,若青州有可趁之机,立马出兵夺取。”
···
袁谭无疑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那些所谓袁氏旧部、故吏掀起的叛乱,在关西兵马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揭竿举旗的叛乱人马不到十日就被曹鸢的大军尽数扑灭,而徐晃军更是配合曹鸢军一部追击袁谭败卒,兵临城下,联合围困南皮城。
在这一趋势下,勃海、河间、平原等地的城邑长吏或降或逃,冀州大部分城邑先后落入到了关西兵马的手中,根本就没有发出一兵一卒救援南皮城。
青州的别驾王修倒是对袁谭尽忠,接到使者带来的告急文书后就亲率兵马渡河北上救援南皮,奈何王修本人并非良将,麾下兵卒也畏惧关西兵马,半路遭到徐晃军分兵拦截,竟是连连受挫、寸步难进。
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发生。
在王修尽发青州之兵北上救援袁谭后,受命屯兵泰山、琅琊边境的吕虔、于禁伺机而动,全然没有守望相助的盟军样子,他们当即发兵攻打青州城邑,在攻破了穆陵关口后,兵马空虚的北海、齐国、济南形同虚设,而推进神速的**一下子就夺取了青州在南岸的大部分郡县,只有东莱境内少数城邑在管统的率领下还苦苦支撑着。
消息传到北岸后,王修麾下的兵卒、民伕当夜就发生了营啸,还没等关西兵马攻击,不受控制的青州人马就纷纷趁乱逃离,大多数渡河逃回了青州境内,少数人则干脆投降了对面的关西兵马。
一夜之间,王修麾下只剩下了十几骑亲从,他进不能救主危难,退不能守土安民,羞愧难当,本欲拔剑自刎,却被眼疾手快的亲从死命拦下,遂下了死节之心,带着还愿追随赴死的几名亲从,连夜赶往南皮城。
恰好,王修赶到城外当日,就碰上了袁谭出城与徐晃军决战。
困守多日的袁谭眼见援军迟迟不到,生恐城中守卒士气耗尽,于是决定在曹鸢军尚未抵达之前,倾尽全城兵马与徐晃军决战。
战前,也有吏士劝说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臣举荐中郎将于禁领兵攻取青州!”
说完后,董昭又陈述了于禁为将有威严、能服众,麾下兵马正驻扎徐州境内,出兵迅速、道路便捷等优势,唯独略过自己与他有些交情的情况。
曹丕微微颔首,却没有立即表态。
他个人对于禁的军事能力和忠诚也是比较满意的,在他继承父位之初,司空府的人事还没在父亲之死中调整过来,自己根本就无法下达有效命令给**各部兵马,恰逢徐州的昌豨叛乱,左支右绌的司空府只能够临时给了于禁一个中郎将的头衔,让他带着一部新卒,统领臧霸、孙观等泰山兵马,去平定反复叛乱的昌豨。
究其初衷,司空府根本就不寄希望于禁能够在那种形势下能压服臧霸、孙观等一干泰山骄兵悍将,也没希望于禁能够平定昌豨之叛,只是希望同为泰山人的于禁能够凭借与昌豨的同乡旧谊,安抚招顺昌豨的叛军,哪怕只是短时间内的安定也好。
但于禁的表现远远超乎众人的期盼。他不仅凭借个人的能力的慑服了臧霸、孙观等骄兵悍将,还采用兵事和诱降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反反复复降了又叛的昌豨引诱到军中当场斩杀,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平定了困扰**多时的昌豨叛乱。
而就是这样一个立下大功的将领,竟然还持军严整、无所私入,将平叛缴获的财货尽数上交,没有丝毫贪墨。
这就与亲族大将曹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丕在心中早给于禁打下了可以重用的烙印。
只是此时调兵遣将,乃是上位者的专权,在人事上,更是不可全然被臣属牵着鼻子走,所以曹丕沉吟过后,才肃然说道:
“既如此,那可传令于禁、吕虔二部屯兵琅琊、泰山边境,若青州有可趁之机,立马出兵夺取。”
···
袁谭无疑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那些所谓袁氏旧部、故吏掀起的叛乱,在关西兵马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揭竿举旗的叛乱人马不到十日就被曹鸢的大军尽数扑灭,而徐晃军更是配合曹鸢军一部追击袁谭败卒,兵临城下,联合围困南皮城。
在这一趋势下,勃海、河间、平原等地的城邑长吏或降或逃,冀州大部分城邑先后落入到了关西兵马的手中,根本就没有发出一兵一卒救援南皮城。
青州的别驾王修倒是对袁谭尽忠,接到使者带来的告急文书后就亲率兵马渡河北上救援南皮,奈何王修本人并非良将,麾下兵卒也畏惧关西兵马,半路遭到徐晃军分兵拦截,竟是连连受挫、寸步难进。
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发生。
在王修尽发青州之兵北上救援袁谭后,受命屯兵泰山、琅琊边境的吕虔、于禁伺机而动,全然没有守望相助的盟军样子,他们当即发兵攻打青州城邑,在攻破了穆陵关口后,兵马空虚的北海、齐国、济南形同虚设,而推进神速的**一下子就夺取了青州在南岸的大部分郡县,只有东莱境内少数城邑在管统的率领下还苦苦支撑着。
消息传到北岸后,王修麾下的兵卒、民伕当夜就发生了营啸,还没等关西兵马攻击,不受控制的青州人马就纷纷趁乱逃离,大多数渡河逃回了青州境内,少数人则干脆投降了对面的关西兵马。
一夜之间,王修麾下只剩下了十几骑亲从,他进不能救主危难,退不能守土安民,羞愧难当,本欲拔剑自刎,却被眼疾手快的亲从死命拦下,遂下了死节之心,带着还愿追随赴死的几名亲从,连夜赶往南皮城。
恰好,王修赶到城外当日,就碰上了袁谭出城与徐晃军决战。
困守多日的袁谭眼见援军迟迟不到,生恐城中守卒士气耗尽,于是决定在曹鸢军尚未抵达之前,倾尽全城兵马与徐晃军决战。
战前,也有吏士劝说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