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十六章 关于跑路的相关讨论(1/2)
第十六章

  无论现在内廷的皇帝和阉党头子王振怎么想、怎么做,也无论外朝的大佬们怎么应对,这一切都和他杨戬杨尚荆没有一个铜子儿的关系了,完成了外朝串联大业、做了一点微小贡献的杨尚荆,此刻只想赶紧逃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这种作为,说的文雅一点儿,叫“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粗鄙一点儿,这纯粹是装完逼赶紧跑,不仅要跑,还要快跑,没有HKreporter快,也得赶上西方reporter的速度,要不然容易被教做人。

  毕竟谁也保不齐正统皇帝和王振的智商什么时候上线儿,想起来他才是罪魁祸首,他再一点儿眼力见儿都没有地在京师瞎晃悠,顺带着给人提个醒儿什么的,那才真真是取死之道。

  不过怎么南下的问题,还是需要再讨论讨论的,王启元这个三品大员的提示可不能当成了耳旁风,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所以他拉着自己的首席护卫兼首席智囊忠叔,就开始合计这里面的道道儿了。

  “那郭淮,本就是给金英倒卖私盐的奴仆,自身能力颇得金英欣赏,平日里也算精明,很得金英的器重,这才慢慢养成了在外嚣张跋扈的性子,这一点老太爷活着的时候,就收到过相关的消息。”杨忠一边喝着茶,一边锁着眉头。

  杨尚荆点点头,对这件事表示理解,有些愁眉苦脸地说道:“这些罪名可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收手,别说郭淮死了,就是没死,也是小问题,金英只要把罪名往身上郭淮身上一扣,自然就没事儿了,最多也就捞一个治下不严的罪名。”

  停顿了一下,杨尚荆的脸就越发的苦了,他喝了一口茶,感觉茶水的味道都是苦的:“而且现在内廷正在承受压力,我们再把相关的材料往上捅,非但不会让皇上停止依赖王振,反而会适得其反,让皇帝误认为我们要对内廷斩尽杀绝,反弹下来,最后遭罪的还是整个外朝,最倒霉的就是我……”

  杨荣活着的时候是外朝的大佬,那会儿金英是内廷的二号人物,人一旦到了这个地位,除非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致对方于死地,基本就没有可能赤膊下场,来一通互殴了,毕竟那样太不斯文了,有碍于有大明特色的封建帝国主义官僚文化建设,会给下面的人树立一个很不好的榜样。

  但是大佬们不赤膊下场互殴,也不代表互相之间就没有摩擦了,所以努力搜集对方的小黑点儿,就成了大佬们的必修课,就像这种倒腾私盐这罪名放在洪武朝要被杀头,但现在真不够看,所以到了真起了摩擦的时候,就让手底下的人把这些往上捅咕,自己站在一边看个机会补一刀。

  大佬们互殴的时候,一直都是这个熊样,为了自保往外丢点儿白手套啊之类的不要太果断,大佬本尊真正陷进去的罪名,却是大多不可说,对外的宣传,基本都用贪污腐败、道德败坏之类的事儿盖过去,反正嘛,只要倒下去的是高官,别管是不是清白的、是不是有能力的,都会迎来一片“陛下圣明、大力反腐”之类的赞许声,老百姓可没能耐往深里挖去。

  杨忠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杨家虽然世袭都指挥使,却也没有爵位,算不上勋贵之家,且远在闽地,就算家中有些许护院,一时间也来不得京城,而圣上言出法随,少爷明日就必须启程了,所以这安全问题,还要靠京中勋贵们多多帮扶。”

  杨家有钱,当然这点儿钱不可能只是从地里刨出来的,经商啊、海贸啊一样不能少,这自然就要人手,这自然就要黑白通吃了,杨荣在的时候白道上一路畅通,绿林道上可就未必听话了,所以说,建安杨氏能这么富裕,在绿林道上潜势力绝对不小,不过哪怕杨家再强,现在也是远水不解近渴,也只能求着京中的勋贵们了。

  说着话,杨忠敲了敲桌子:“成国公家人南下做事,也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