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一六零一章 格局(2/4)
直口快:“你自己的职称该重视起来了,几万块钱是小事关键是一些工作不方便开展,大环境是这样没办法。”
  部门想法真是非常统一,这就集体帮主任规划起来,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教学质量、学术著作、作曲作品早都够了,就差个期刊文章,这副教授唾手可得。
  一听要4篇文章才行,杨景行吓得连连摇头简直生了气:“现成的两个硕士一个博士还不够让我去写文章?这个任务交给你们了!”
  这算是杨主任第一次这么“强硬”地派任务,不管服气不服气至少表面上不能说不。
  杨景行就当是摊派成功了,还兴致勃勃和大家一起为几位参谋策划一番,建议尝试结合具体工作也可以有独立的研究方向,部门当然都会全面支持甚至还可以向系里申请帮助。
  刚说到系里路楷平的电话就打来了,像是安了眼线一样知道杨主任到校了甚至清楚正在开会:“什么时候结束我过去有点事情跟你商量。”
  杨景行开始懂点礼数了:“我这就过去找您。”
  说是平级,路主任可不会为了那点在纸面上就赤裸裸抬高自然科学而歧视文哲类的小资金支持而费心,他要跟杨主任商量的是“钢琴系专业教学形式方法改革”这种事关全专业全校全行业的大计。
  教学改革这个东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呼声,浦音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学生中,尤其是专业课方面,不过有能力进行改革的人才更知道其中艰难,所以路主任可算英勇,是这几年来第一个敢在纸面上尝试对“小课形式”动刀的院系领导,也许是形势到了,算是大刀阔斧的初步方案一提出就得到了校领导的基本肯定,系里好像也是普遍支持。
  现在形势又有变,新官上任且年富力强的李书记经过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了解之后对钢琴系的教学改革表示了高度关心提出了重点指示。这么短短两个月时间,李书记已经了解到学校存在甲老师的学生不敢向乙老师请教专业问题的现象,充分说明李书记的工作是完全落到实处的是要干实事的。
  当然了,路主任和李书记的看法一致,不良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有什么道德问题,关键还在制度,所以得从根源入手。
  路主任还向杨主任透漏,教委甚至市委领导对叶甫根尼到浦音留学一事非常看重,虽然领导不一定多了解音乐艺术,但他们懂教育懂人情更看重地方声誉,又恰逢市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所以叶甫根尼来浦音学习有很大可能会被当成标志性@事件去宣传,等钢琴神童到校报道肯定会有新闻报道甚至是要上七点档的,这已经远不只是浦音钢琴系的事,担责任却全担在系里。
  路主任当然相信卫教授的教学水平,但也要跟杨主任分析分析,叶甫根尼可是神童成名,现在已经是名满世界的钢琴家,虽然一直没换过老师,但他这么些年合作过的著名指挥、乐团、音乐家不就都是老师吗?人家见过的听过的可不是附中上来的那些孩子能比的,如果来了浦音却感觉被限制住,万一一个不好闹出个退学,那可就是丢脸到全世界了。
  当然了,路楷平知道杨景行对洋人不感冒,对自己人他也敢讲心里话,就算没有叶甫根尼和照井奈奈香这些留学生浦音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了,因为如今这些九零后的学生虽然不神童但也是见多识广思想独立花样百出的,几十年前为了督促学生专心刻苦而设立的那些条条款款对现在的青少年更多成为了一种禁锢,弄不好就适得其反。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水平音乐会,学校里越来越密集的大师班、讲座,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交流,怎么样用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多听多看多学?当然是从学校从导师做起!
  路主任越说越来劲越甚至还感叹动情得自我剖析起来,他也是杨景行现在这个年纪从辅导员干起,带的第一个班是民族声乐系有个好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