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514【老杨好难啊】(2/3)
职的张璁,拍着桌子大笑:“王尚书真奇人也,看似解不开的盐政死结,只这余盐私卖,便如抽丝剥茧般给理顺。”
  历史上,整个大明就没人想到此法吗?
  有人!
  隆庆朝的李学诗就曾提出过,但他提出这个建议时,只是一方小小的御史,谁听他的啊?(注:此李学诗,并非嘉靖朝那个,而是隆庆、万历朝那个。)
  ……
  杨宅。
  给事中蔡经、御史高世魁,带着一大帮科道言官,堵在杨廷和家的大门口。
  王渊的《请改盐法疏》呈上之后,内阁一直不批复,甚至不拿到朝堂讨论。大量科道言官,在得知其中利弊以后,也纷纷上疏请改盐法。
  言官可不止喷人获得政绩,他们也有议事之权。只要他们有上疏举动,又能成功改革盐政,那他们就可以获得奏事政绩。
  既有政绩,又能得名,何乐而不为呢?
  可惜皇帝不上朝,御史的奏疏被内阁拦下,给事中的奏疏被司礼监拦下,言官们纯粹抛媚眼给瞎子看。
  言官们急了,私下埋怨杨廷和、张永联手阻隔言路。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内阁还在那里装死,杨廷和根本就不敢改革。那么,言官们就只能堵门了,聚集二三十个给事中、御史堵在杨家大门口。
  他们来得还很早,半夜宵禁解除便至,杨廷和出门上班正好撞个正着。
  “杨阁老,请以朝廷社稷为重!”蔡经拱手拜倒。
  “杨阁老,请以朝廷社稷为重!”二三十个言官齐呼。
  杨廷和被气得脑袋冒烟,以为这些言官,都是王渊派来的。他按下怒火,和颜悦色道:“诸位请回,盐法改制大事,不容有丝毫疏漏,内阁正在详细商讨之中。”
  一个字,拖!
  内阁不是不改革,是正在讨论改革细节,至于讨论到猴年马月就不知道了。
  御史高世魁问:“那我等奏疏为何不批复?”
  杨廷和推脱道:“内阁都批了,全部送去司礼监,但司礼监那边没有音讯。”
  两个字,甩锅!
  把锅甩给司礼监,难道言官还能跑去内廷跟太监争论?
  言官们面面相觑,对此没有丝毫办法。杨廷和都说了内阁在讨论改革,奏疏被拦下也是太监在搞鬼,他们还能把杨廷和打一顿不成?
  杨廷和坐上轿子,大摇大摆去办公,留下一堆言官风中凌乱。
  “哼,以前还觉得他是能臣,没想到却是个庸碌之辈。王尚书的新盐法如此精妙,就该早日颁行天下,他杨廷和就是拖着不办!”
  “杨廷和把持内阁,张永把持司礼监,陛下病重之后又数月不上朝,这二人已经隔绝中外矣!”
  “奸********相倒不至于,庸相绝对不假。”
  “看他提拔的都是什么人?彭泽脾气暴躁,统兵打仗还算凑合,又如何能胜任户部尚书?彭泽掌户部大半年,各清吏司一塌糊涂。在下弹劾了好几个户部主事,到现在都没有下文,甚至都不拿到朝堂来讨论!”
  “就是,孙尚书(孙交)、石尚书(石玠)、黄尚书(黄珂),这三位执掌户部的时候,哪个不做得井井有条?户部一到彭泽手里就乱,杨廷和简直推荐了一个混账出来!”
  “我看杨廷和早该致仕,换王尚书当首辅,天下肯定大治!”
  “……”
  这些科道言官,都想着往上爬,他们把自身的仕途不顺,全都归结到杨廷和的头上——换成王渊当首辅,他们多半也会喷王渊。
  打算出门的杨慎、杨惇兄弟俩,听到门外嘈杂的议论声,吓得连忙缩回去。
  兄弟二人面面相觑,偷偷溜向侧门,他们已经没脸走大门,害怕被那些言官嘲讽一番。
  别说杨廷和还没权倾朝野,就算历史上的嘉靖初年,杨廷和已经独霸朝纲,也是一拨又一拨的言官跳出来,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