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489【武科大比】(2/3)
竽充数者,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艺这种东西想作弊都难。
  俞大猷步射十箭,九箭命中靶心,剩下一箭也离靶心不远。可惜骑射比较拉胯,因为他家中无马,没有进行过长期练习。
  接着又比力气,不同型号的石锁让他们举,不同型号的大刀让他们舞。
  强中自有强中手,俞大猷只能舞八十斤大刀,却有四人能舞百斤大刀。这玩意儿,可不是举起来就行,还要舞得精彩流畅,能耍开的都是大力士!
  你可以想想一百斤有多重,明代的斤还更重一些,普通人连举起来都难,这四个家伙居然还能舞刀。
  “真壮士也!”汪鋐大赞。
  边宪捋着胡子颔首微笑:“行伍之中,能舞百斤大刀者,我巡抚南北数省,只在宁夏见过一个。不曾想,一场武科会试,就能见到四人!”
  王渊其实对这玩意儿不看重,但又不得不承认,古代战场确实需要武勇之辈。眼前这四位猛士,都可做破敌陷阵的骁将,关键时刻往往能够创造奇迹。
  又经过多项考核,终于来到器械科目。
  一人一根木棍,捉对厮杀,限时三分钟。三分钟之后,胜者组、败者组再各自厮杀。循环往复,只比十场,以胜利次数得出排名,最大程度的保证公平性。
  这些都是王渊制定的内容,甚至加入了负重跑步。
  俞大猷身着棉甲,头戴铁盔,提着一根沾满石灰的齐眉棍,抱拳说道:“请指教。”
  “不敢当!”对手回礼说。
  旗令官挥舞令旗,鼓手敲击大鼓,器械比斗立即开始。
  对手突然挺棍刺来,俞大猷举棍格挡,对方棍头一甩,宛若毒蛇吐信般刺向俞大猷胸膛。
  这明显是枪法,只不过暂时化为棍法,若换成一杆大枪绝对威力倍增。
  俞大猷则用棍使双手剑法,他目前还没跟着李良钦学剑,却在赵本学那里习剑数年。赵本学主职民间大儒,兼职军事理论家,再兼职民间武术家。
  只见俞大猷轻移右脚,棒身斜挑,接着变招猛刺,棍首在对方胸口杵出一个白点。
  对手惊呆了,都看不清俞大猷如何变招,只能感叹道:“兄台好剑法!”
  俞大猷笑道:“承让,兄之枪法亦不俗。若我拿剑,兄台用枪,胜负还未可知。”
  对手有了面子,顿时哈哈大笑:“那咱们约好喝酒,私下再用趁手兵器比试一场。在下河间献县李扬,敢问兄台大名?”
  俞大猷抱拳说:“泉州晋江俞大猷。”
  “好汉子,今晚不醉不休。”李扬说完便退场,等着下一场比赛。反正要比十场,以胜利次数判出甲、乙、丙等,失败一场并不碍事儿。
  俞大猷运气很糟糕,第二场遇到大力士,就是能舞百斤大刀的其中一个。
  比斗开始之后,对方一棍横扫而来。俞大猷闪避之后打算反击,但对手明明力气已经用老,却又硬生生横扫回来,这已经打破了武艺基本常识。
  俞大猷终于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做一力降十会!
  人家就是力气大,就是不玩花活,连续反复横扫,偶尔还带个斜劈,打得俞大猷只能不断躲闪——这货用的是狼牙棒法或者锏法,给他一件趁手兵器,他能在战场上变成绞肉机。
  三分钟时间快到了,一个追,一个躲,居然还没真正接战。
  那猛士急道:“你别跑啊!”
  俞大猷笑道:“我又不蠢。”
  时间到,此场平局。
  可惜此时的俞大猷,尚未跟随李良钦学剑,还没进化为完全体,不是跟戚继光并称的“俞龙戚虎”。
  历史上,武艺大成的俞大猷,路过少林寺时专门拜访。对和尚们的表演非常失望,认为少林寺的剑法真诀已失传,于是让少林和尚跟着自己习武打倭寇——史料记载只是这样,传到民间,就变成俞大猷单挑少林寺,把和尚们打得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