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442【势家】
所说的开府设县,跟在云贵改土归流有本质区别。
  辽东的主要城市和地区,汉民数量早就足够立州设县了。之所以迟迟不动,一因祖制,二因外敌,三因武将家族已经成势。
  所以,必须收复大宁城,解决最严重的外患。
  接着,在靠近河北的地区,慢慢设县延伸过去。
  最后,就是提兵打仗,镇压想要反叛的武将势家。
  历史上,嘉靖年间,御史吕经想要整顿辽东。他都没说撤卫设县的事儿,只想收回官方牧场,消减军队余丁(实为释放农奴),结果就酿成辽东兵变。
  那些武将指使士卒哗变,殴打官吏,拆毁衙门,烧掉册籍。右副都御使兼辽东巡抚吕经,被抓起来脱掉衣服侮辱,殴打之后关在辽东都司府邸。武将们又勾结镇守太监,罗织罪名陷害吕经,成功搞得这位御史流放充军。
  王渊若想改革辽东弊政,就必须得到皇帝授权,谁敢玩兵变直接武力镇压!
  而且,还必须掌控兵部,因为辽东“全民皆兵”。一旦撤卫设县,就等于从兵部手里夺权,兵部尚书会直接炸锅的。
  师徒闲聊之间,已经来到辽阳城下。
  辽阳此时属于整个东北的统治核心,城方二十二里,城高三丈三尺,护城河深一丈五尺。
  “路引!”
  估计是皇帝住在城内,城门检查比较严格。
  王渊拿出自己的官牒,守军一看是礼部左侍郎,在迎他进门的同时连忙跑去通报消息。
  不多时,辽东都指挥使王孝忠、御马监少监朱林,带着随从一起赶来迎接。
  “拜见王侍郎!”二人拱手问候。
  王渊略作回礼,问道:“陛下可在辽阳?”
  朱林答道:“就在辽东都司,三千营亦在城中驻扎。”
  王孝忠表现得十分谦卑,矮身说道:“王侍郎请。”
  辽东都指挥使王孝忠,是辽东最高军政长官,但不能直接统兵打仗,统兵权握在辽东总兵韩玺手里。
  这一届辽东主官,全是本地人!
  都指挥王孝忠的军籍在定辽后卫,即家住辽阳城北。总兵韩玺的军籍在定辽中卫,即家住辽阳城中。
  这是极不负责任的人事任命,两人也没啥赫赫战功,全靠家势、人脉和贿赂。他们这样执掌辽东,整天想的并非练兵御敌,而是如何侵占更多屯田、役使更多军士、提拔更多族人。
  王渊一边骑马而行,一边观察城内情况,随口问道:“韩总兵呢?”
  王孝忠回答:“韩总兵年事已高,去年冬天太冷,病倒之后就不太利索,因此今天没来迎接王侍郎。”
  王渊微笑不语。
  辽东总兵,该换人了。
  如果真是年迈体衰,哪还留着做什么?如果存心摆谱,那就更要换掉,说明韩家已经势大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