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六百三十五章 内讧
,他看出了潘佑、李平这些新党的人,保持缄默,没有发言。
  李煜沉吟了一下,心中明白了潘佑等人是不想掺和其中,支持交出苏宸则会得罪孙党,甚至得罪江南的读书人。若不交出苏宸,很有可能唐国真的岌岌可危,违背了新党的利益,毕竟新党这群人都是南方人,代表了江南本土贵族和门阀势力,一旦唐国不保,他们利益会遭到很大的打击和重创。
  因此,在这个时候,潘佑等人,会从本身的利益出发,心中应该更倾向于将苏宸交出去,换取唐国残喘的时间。
  再者,潘佑、李平等人本身也是改革派,若是唐国能够休战,那么潘佑等人便可以得到了缓冲时间,继续推行变革,甚至吸纳苏宸先前提出的一些变法经商的方案,进行综合整理。或许会将南唐重新变得富强,而且吸取这次兵败的教训,以后会将城防长江沿防线等做出更好的布置。
  所以,潘佑、李平等人暂时保持中立,但内心更倾向于交出苏宸。
  他们希望这样得罪人、得罪江南百姓的锅,由宋党来背,而损失则由孙党方面承受,毕竟孙党失去了苏宸,在皇室之间会产生一道裂缝,逐渐衰落下去,那么新党则可以吸取其他两党的的利益,趁机崛起做大。
  这才是新党等人,没有直接发表言论的原因。
  他们想让宋党和孙党斗个激烈,两败俱伤,这样新党便可以一党独大,然后施展政治抱负,进行改革,实现他们个人的政治主张,振兴唐国。
  李煜觉得这样争论下去也很难出结果,于是宣布退堂改日再议。
  他要回诚心堂,轮番接见三党的重要大臣,摸清各方大臣、各方党派的想法,综合综合评判一下,做出最有利于皇室的事。
  这个时候,任何感情因素已经不重要了,如何保证唐国的利益、朝廷的利益以及皇室的利益,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