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一百八十章 优雅(3/4)
听了“少府寺”三个字,知道这钢琴的品质,必然很接近宫中御用之物,琢磨了一下,小心的说:
  “大概,一万贯?”
  “哈哈,倒不至于。”傅徇笑着摇摇头,伸出右手,张开五指:“五百贯左右,但还只是钢琴本身。”
  五百贯,可以在房价高涨的鄱阳城里,买一个中等规模宅院了。
  “但这还是开始,钢琴要养护,所以需要雇佣琴工来进行专人保养,钢琴的音色要时不时校正,得有专门的调音师。”
  傅徇继续讲解着有关钢琴的知识,柳荃认真听着,毕竟这也可以作为谈资,日后和其他人聊起来,也有得聊。
  调音师,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要吃这碗饭,首先耳朵得灵,其次要对声音的微妙差别很敏感。
  若是传统的琴,五弦琴、七弦琴,调音麻烦不?
  麻烦,但比起动辄上百根琴弦的钢琴来,这就不算什么了。
  给钢琴调音,这工作可不容易,难度比起传统的琴调音,简直是天壤之别。
  饶州地界,有乐府“认证”的高级调音师,不超过五人。
  平日里给官、民、商的钢琴调音,忙得不行。
  最高档的钢琴(品质接近御用钢琴水准),只有少府寺和少数几个钢琴作场能够做出来,而钢琴这种乐器,不是个人可以制作的。
  高档钢琴的价格再贵,也有无数人想买,所以还得排队等。
  “所以,那些世家高门,如今想要炫耀琴棋书画,至少琴、棋这两样,是炫耀不起来了。”
  傅徇话锋一转,说起士族风流:“你说下棋厉害是吧,好啊,业余几段?职业几段?”
  “你说擅长音律,行,弹钢琴呗,钢琴可是乐器之首,会弹不?段位多少啊?”
  “所以,如今定乡品,若要说擅长音律、下棋,不看风评,只看段位,这下,许多人想浑水摸鱼,都摸不成了。”
  定乡品,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下,对待选(入仕候选)之人的品级进行评定,士族子弟的乡品,必然要高于寒族子弟的乡品。
  虽然如今朝廷愈发倚重科举制选拔人才,但九品中正制终究还未寿终正寝。
  现在,随着官办棋院和琴院(其实棋院也是琴院)的出现,对棋力和弹琴技艺进行“分级评定”。
  一些不学无术的士族子弟想要靠着空口无凭的“精通音律”来糊弄,越来越难。
  论下棋,首先得有天赋,而比天赋,比得上无数寒族子弟?
  毕竟下棋下得好,就有接近贵人甚至皇帝的机会,多少寒族子弟乃至黔首为此而奋斗,凭什么士族子弟就能赢?
  论音律,就看弹钢琴的水准,钢琴的琴谱以及技艺,士族可没有家传,毕竟钢琴这种乐器,从出现到现在,不过二十年。
  “就算他们想学,未必好学。”傅徇延伸话题,语气中带着不屑。
  这种不屑,是对士族们的不屑。
  “如今,各地有大量学堂教钢琴,无论士庶,交学费都能入学,可士族乐意么?不乐意。”
  “若在家学,可以啊,得有钢琴,入门级钢琴,倒是不贵,可到了一定阶段,入门级钢琴得换,换成中档钢琴。”
  “而且招待客人时,家乐不能少,如今家乐没钢琴是不行的,那也要让琴师弹琴助兴不是?”
  “若是钢琴档次太低,拿个入门钢琴来凑合,丢人呐...士族可是把脸面看得很重的。”
  “再说升段考试,升段考试,在琴院进行,人家那里都是高档钢琴,音色比中档钢琴更好,且细微之处又有不同。”
  “如果平日没练过,考试时弹出来的曲调,就不是那个味...”
  “买,可以呀,舍得出钱么?今时不同往日,朝廷按田亩数征税,不对士族优待,他们靠着庄园产出,手头上能有几个闲钱?”
  “若比经商,他们一向清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