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三十三章 十五从军征
得儿子上战场,但却知道儿子早就盼着如叔叔一般,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儿子数年如一日,苦练骑术、射术以及各种武艺,不就是为了有一番作为她无法拒绝。

  于是,李昕和梁淼做好了准备,等南征官军船队进入彭蠡湖,便候在赣口附近,求见鄱阳世子。

  因为有叔叔打招呼,事情进展当然顺利,但军中有军中的规矩,他们要带着义勇担当前军(前锋),光靠主帅一句话,将士们必然口服心不服。

  所以,他们得展示自己的武艺,当众证明自己不是草包。

  李昕正思索间,梁淼已绕场一圈,将三十根木桩上放着的竹筒一一射落。

  连射三十箭,箭箭上靶,不仅有左右开弓侧射,亦有左右后射,可见骑射之娴熟,以及膂力之强劲。

  虽然用的是骑弓,弓力要比步弓小,才能短时间内连射这么多箭,且骑射的射距也不远。

  但连射三十箭而准头不失、射速极快,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梁淼收好弓,转到众人面前,拉住坐骑,向萧嗣抱拳行礼,萧嗣点点头。

  这两人的武艺之高超,超乎萧嗣的想象,如此一来,任命为前军都督,足以服众。

  他看向左右,问:“如何,前军都督人选,诸位还有何异议”

  无人反对,也不会有人反对。

  因为在场诸将,已经弄清楚这两个人的身份了。

  李昕,为徐州牧李笠的侄儿,李笠坐镇淮北徐州,其威名,文武官员无人不晓。

  梁淼,为李笠心腹大将、兖州刺史梁森的弟弟,梁森也是屡立战功。

  李昕、梁淼带着的“义勇”,其中必然少不了跟随李笠、梁森作战多年的精锐部曲。

  除此之外的其他义勇,恐怕也不是刚放下锄头、渔网的农夫、渔夫。

  所以这些义勇的作战能力,恐怕已经达到“精兵”的水准。

  李昕、梁淼此番率领“义勇”投军,不可能贸然行事,事前一定打过招呼,那么向鄱阳世子打招呼的,自然是李昕的叔叔。

  而鄱阳王父子,似乎一直在拉拢李笠,如今做个顺水人情,再合适不过。

  这种时候,谁会不识相地反对

  更别说李昕、梁淼膂力惊人,武艺出众,说不服的,难不成要和对方过两手

  能把双刃槊使得呼呼转、连续骑射三十箭均上靶的猛人,谁有把握打得过

  萧嗣看向已经下马的李昕、梁淼,下令:“既如此,寡人便任命你二人为前军左右都督,为大军前导,直取衡州曲江!”

  梁淼和李昕闻言大喜,行礼:“末将得令!”

  两人心中激动不已,人家是“十五从军征”,他们熬到二十多岁,眼见着都“老了”,才有机会上阵打仗。

  磨刀磨了许多年,终于可以出鞘了!

  侯瑱看着这两人,又看看喜上眉梢的鄱阳世子,心中一动:莫非,李笠决定大张旗鼓的站在鄱阳王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