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八十五章 言外之意(2/3)
持节是什么意思”

  “节,即旌节,天子所遣使者需持旌节凭证,持节者,代表天子行使地方军政权力。”

  “节的权力,由大到小分使持节、持节、假节。”

  “使持节,可杀二千石以下官员;持节,可杀无官职者;假节,可杀犯军令者。”

  “三种节常与都督、监、督联称,譬如”

  “行了行了,打住。”李笠摆摆手,“听你的猜测,陛下是想留我在建康做禁卫将军,侍卫身边,随时可以出谋划策,而不会外放做地方官”

  “正是。”

  “然后,若需要打仗,再领兵出征,打完仗,回建康继续宿卫皇宫”

  “正是。”

  “那不就是猎犬喽平日陪伴主人玩耍,打猎时放出去扑咬猎物。”

  “没错,这就是最合适李郎的安排。”

  “那我立下如此大功,为何不能外放,做个刺史、郡守”

  “李郎留在建康不好么宿卫皇宫,经常在天子眼前转悠、陪着说话,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怎么,李郎觉得不好”

  张铤说着说着笑起来:“做地方官,政绩做的再多、再好,没人在天子耳边为你说好话,没人在天子面前提起你,有用么”

  “做地方官,能结交多少有用的京城人脉”

  “做禁卫将军,常居建康,能经常与皇子、宗室以及权贵子弟打交道,混个脸熟,让这些人认识你,对你有深刻印象,这机会,多少人求之不得”

  “过得几年,你给某位皇子做佐官,随府主外镇地方便是顺理成章,如此日积月累,资历和人脉,不就慢慢有了”

  “到了那个时候,再任刺史,把资历完善,将来”张铤看着李笠,似笑非笑:“将来,只比李郎大几岁的新君即位,正好可以大用了。”

  “听起来有道理,仔细一琢磨,却不可能。”李笠看着张铤,同样似笑非笑。“因为时间不多了。”

  “柳司州兵败,据说败在数万魏军之手,可是”

  “我听了许多传言,又听了许多消息,仔细一琢磨,来犯魏兵应该并没有那么多,似乎,也就三四千而已。”

  “即便如此,有名将之称的柳司州,却败得这么惨,说明什么说明官军从上到下,都已经烂透了。”

  “虽然也有能打仗的将领,虽然也有骁勇善战的士兵,但是,总体而言,官军已经不行了,不然,怎么会让侯景围了台城数月之久”

  “侯景不过是一只跛了腿的狼,而宇文氏和高氏,是吃人的猛虎,朝廷抵御一只跛狼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对猛虎呢”

  说到这里,李笠感慨:“江山风雨飘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支离破碎,我哪有时间慢慢熬资历”

  “太平盛世,供人赏玩的玉器大受欢迎,而兵乱马乱之际,锋利、坚固的兵器和铠甲,才是立身之本”

  这话的言外之意有些犯忌,但张铤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方才之所以说话绕来绕去,是因为摸不清李笠的想法。

  经过这几年的接触,张铤认为以李笠的才干,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困在建康,当天子的猎犬。

  如今时局渐乱,留在京城结交人脉那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想办法外任地方,早做打算。

  “李郎,要把握这次机会,一定要外任地方官。”

  张铤提出建议,李郎反问:“陛下未必会放我出去,而且,我如何能提这要求”

  “陛下若真如你所猜测的那样,让我做高班秩的禁卫将军,加什么散骑常侍,留在建康,留在身边,这是恩宠,我若拒绝,这不是不识好歹么”

  张铤的态度很坚决:“李郎,不仅要外任地方官,而且,一定要做鄱阳内史”

  “什么我是鄱阳人,做鄱阳内史异地为官这规矩,你又不是不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