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主动进攻(1/2)
崇祯九年(1636年)十一月,在陈雨的统率下,明军兵分三路,发起了对清军的进攻。这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明王朝首次大规模主动战略进攻,堪称史无前例,而习惯了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清军,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改变。
滦州,清军中路大军临时驻地,进出中军大帐的传令兵和将领人来人往,凌乱的脚步显示了他们的紧张和慌乱。
“什么,明军大举进攻?”济尔哈朗很是诧异,大清不去主动攻打京城就不错了,现在明军居然敢追着大清跑了?“情报是否有误?不会是误报吧?”
“左路和右路大军都传回了消息,应该不会错。”传递消息的士兵跪在地上回答,“蓟州那边是东江镇的尚可喜数万大军,保定府那边则是刚刚合兵的关宁军,以祖宽、吴三桂为首,中路是陈雨亲自领兵的文登营,据判也是数万之众”
济尔哈朗表情凝重起来,明军几乎倾巢而出,不留后路,看样子是要动真格了。
留守中路的诸位郡王贝勒们闻言也喧哗起来,颖毅郡王阿达礼大声说:“咱们大清什么时候这么被动过?明狗这是自寻死路!郑亲王,下令主动出击吧,我愿为先锋,去会会这个陈雨!”
和留守的各旗一样,正红旗从未和文登营交过手,对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以往明军的固有印象上,虽然屡次听说了对方的胜绩,但仍不愿相信这是事实。阿达礼承袭了父亲萨哈廉的郡王后,一直谋求立下大功来晋升爵位,求战的愿望非常强烈。
济尔哈朗摇摇头:“中路不同于睿亲王和肃亲王的两路大军,我们的责任是接应他们,并保护好圣上,不容有失,切不可浪战。”
阿达礼不甘地问:“明狗来势汹汹,我们就这么忍气吞声,坐视大清的威名堕落?”
“主动寻战不可取,但也绝不畏战。在保护好圣上的前提下,自然要击退面对来犯之敌。”济尔哈朗反驳道,“在和睿亲王和肃亲王会师前,我们守住滦州,不会后退一步。”
在预定的计划中,三路大军最后要会师,然后从山海关返回关内,滦州离山海关很近,再退就没有腾挪的余地了,这也是济尔哈朗的底线。
众人觉得这番话在理,纷纷点头,毕竟皇太极的安危最重要,万一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皇帝有个三长两短,在座的人谁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济尔哈朗想了想,开口道:“传令下去,密切关注文登营的动向,消息一天三报。我们以不变应万变,陈雨若敢来,我们就在滦州堂堂正正和他打一场!本王坚信,凭借两黄旗和正红旗,挡不住一个文登营。”
众人纷纷说:“郑亲王老成持重,理当如此。”
中路大军决心固守迎敌的同时,左路的多尔衮同样也在面临抉择。
“东江镇的斥候出现在十里之外?”
多尔衮冷笑一声,“如果是文登营还值得重视,区区东江镇也敢来捋虎须。自从陈雨风光了几次后,什么阿猫阿狗都跳出来蹦跶了。”
多铎狞笑道:“十四哥,我手有些痒,让我去收拾他们吧!”
“不急。”多尔衮回答,“咱们的任务是抓丁口,不要被明军乱了阵脚。毛文龙死之后,东江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如果不是大海相隔,大清的铁蹄早就踏平了皮岛,他们不值得我们改变计划。等到合适的时机,自然会给你立功的机会。”
多铎点头应下:“全听十四哥吩咐。”
“现在的战果如何?”
“听下面的人说,大约抓了两万余青壮,比起往年有点少,粮食也不多,不过金银、绸缎倒是多得很。”
多尔衮叹了口气,“还是太少,金银不能吃不能喝,咱们要的是粮食和能干活的丁口。陈雨这厮奸诈至极,诱导百姓搞什么坚壁清野,青壮和粮食不是转移到州府就是藏进了深山老林,这般大费周章,走了十几个州县,居然才两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滦州,清军中路大军临时驻地,进出中军大帐的传令兵和将领人来人往,凌乱的脚步显示了他们的紧张和慌乱。
“什么,明军大举进攻?”济尔哈朗很是诧异,大清不去主动攻打京城就不错了,现在明军居然敢追着大清跑了?“情报是否有误?不会是误报吧?”
“左路和右路大军都传回了消息,应该不会错。”传递消息的士兵跪在地上回答,“蓟州那边是东江镇的尚可喜数万大军,保定府那边则是刚刚合兵的关宁军,以祖宽、吴三桂为首,中路是陈雨亲自领兵的文登营,据判也是数万之众”
济尔哈朗表情凝重起来,明军几乎倾巢而出,不留后路,看样子是要动真格了。
留守中路的诸位郡王贝勒们闻言也喧哗起来,颖毅郡王阿达礼大声说:“咱们大清什么时候这么被动过?明狗这是自寻死路!郑亲王,下令主动出击吧,我愿为先锋,去会会这个陈雨!”
和留守的各旗一样,正红旗从未和文登营交过手,对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以往明军的固有印象上,虽然屡次听说了对方的胜绩,但仍不愿相信这是事实。阿达礼承袭了父亲萨哈廉的郡王后,一直谋求立下大功来晋升爵位,求战的愿望非常强烈。
济尔哈朗摇摇头:“中路不同于睿亲王和肃亲王的两路大军,我们的责任是接应他们,并保护好圣上,不容有失,切不可浪战。”
阿达礼不甘地问:“明狗来势汹汹,我们就这么忍气吞声,坐视大清的威名堕落?”
“主动寻战不可取,但也绝不畏战。在保护好圣上的前提下,自然要击退面对来犯之敌。”济尔哈朗反驳道,“在和睿亲王和肃亲王会师前,我们守住滦州,不会后退一步。”
在预定的计划中,三路大军最后要会师,然后从山海关返回关内,滦州离山海关很近,再退就没有腾挪的余地了,这也是济尔哈朗的底线。
众人觉得这番话在理,纷纷点头,毕竟皇太极的安危最重要,万一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皇帝有个三长两短,在座的人谁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济尔哈朗想了想,开口道:“传令下去,密切关注文登营的动向,消息一天三报。我们以不变应万变,陈雨若敢来,我们就在滦州堂堂正正和他打一场!本王坚信,凭借两黄旗和正红旗,挡不住一个文登营。”
众人纷纷说:“郑亲王老成持重,理当如此。”
中路大军决心固守迎敌的同时,左路的多尔衮同样也在面临抉择。
“东江镇的斥候出现在十里之外?”
多尔衮冷笑一声,“如果是文登营还值得重视,区区东江镇也敢来捋虎须。自从陈雨风光了几次后,什么阿猫阿狗都跳出来蹦跶了。”
多铎狞笑道:“十四哥,我手有些痒,让我去收拾他们吧!”
“不急。”多尔衮回答,“咱们的任务是抓丁口,不要被明军乱了阵脚。毛文龙死之后,东江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如果不是大海相隔,大清的铁蹄早就踏平了皮岛,他们不值得我们改变计划。等到合适的时机,自然会给你立功的机会。”
多铎点头应下:“全听十四哥吩咐。”
“现在的战果如何?”
“听下面的人说,大约抓了两万余青壮,比起往年有点少,粮食也不多,不过金银、绸缎倒是多得很。”
多尔衮叹了口气,“还是太少,金银不能吃不能喝,咱们要的是粮食和能干活的丁口。陈雨这厮奸诈至极,诱导百姓搞什么坚壁清野,青壮和粮食不是转移到州府就是藏进了深山老林,这般大费周章,走了十几个州县,居然才两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