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计划(1/2)
其实,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时,他就对深刻“粮食安全”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位皇帝并不曾大意。
在大明建立之初,他几乎是以全国之力狠抓农业。结果是几乎三十年不到,他就把大明的农业产值提升到了相当于数倍于宋元的地步。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长平仓”等粮仓,使得粮食储量到了“宇内富庶”的地步。
等到时间线到达十六世纪末“张居正改革”时代,大明的国库中依然粮食满仓,单是中央的太仓等一部分粮仓,其中的储量就超过千万石,足够国家近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相当的不错,可以保持国家稳定。
这庞大的粮食储备,正是明朝这么多世纪以来维持国家安定的基础。
但是,就在张居正去世后的三十年里,即万历皇帝年间的晚期,越来越多的大明官绅们,都开始发觉到一个现实:大明,越来越缺少粮食了。
首先我们说的是军队,无论是北方九边的边军,还是位于东南的水师,粮食的匮乏都越发严中,一旦要是政府的粮食供应不上,大明官方的做法,就是简单而又粗暴的裁撤掉。就拿后来名将卢象升的话来讲,明军每次训练,都是“馁而病,僵而仆者纷纷见告矣。”缺粮到这个地步,谈何战斗力?
如果说军队的缺粮,还有腐败等因素。那么民间的情况更是触目惊心。且不说北方各省,粮仓早就见底,以万历晚期很多官员的奏报说,华北地区昔日储备雄厚的预备仓,最多也就存几百石粮食,有的竟都荒废成了破屋,进屋瞧见的都是耗子。
发展到天启崇祯年间,情况当然更糟。为什么明末每次饥民起事,动辄就席卷一片?皆因周边的官仓,基本都没几颗粮!
那么物产丰富,天灾相对少的南方呢?比如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粮食价格就疯狂暴涨:明朝万历晚期时,苏州的米价也不过是每石半两白银,但到了崇祯年间时,就暴涨到了每石一点五两白银。
甚至到了历史上十几年后的崇祯十三年,更疯涨到每石三点六两白银。如此暴涨速度,自然引得民怨沸腾,明朝灭亡前的最后三年里,江南发生了多次抢米暴动。这个昔日大明朝的“粮仓”,也被粮食问题,折腾到混乱不堪。
而在决定明朝生死的松锦之战上,为什么明王朝会在战场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贸然下令更改作战计划,提前与清军决战?
如此无脑的决定,也是因为当时明朝的粮食供应,已经濒临极限。所以才有了转胜为败的扼腕结局,以及接下来的悲情沦亡。当作为“防火墙”的粮食储备,已经土崩瓦解。大明朝的崩盘,也就没有了悬念!
其实纵观明朝历史,不难发现,在张居正启动“一条鞭法”前,明朝的粮食安全,已经暴露出隐患: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可以给“预备仓”提供储粮的“官田”越来越少,国家收取赋税的土地也更少。
以至于嘉靖帝驾崩时,明朝太仓储粮,竟然到了一个月都维持不下去的地步。所以才有了张居正痛下决心的一条鞭法,一边清丈土地,一边折合银两征税,同时用各种手段充实粮食储备。十年苦心改革,终于又换得大明朝粮满仓。
可是,当张居正改革人亡政息,土地清丈戛然而止后,名存实亡的一条鞭法,却给明朝粮食危机挖下大坑:发达的明朝商品经济,火热的城镇化,给农民提供了更多机会,大批农民扔下土地进城。那农业赋税呢?既然折合银两征收,自然不必种地打粮,到时交白银不就行了?
就算农村还有种地的,可明朝火热的手工业,更令农业生产跑了偏:丝绸瓷器等产业的生产越发扩大。
以黎安明派人了解后的估算,仅苏州上海地区,纺织产业工人数量就有近八十万。相关原材料价格暴涨,昔日鱼米之乡的江南,土地大多改种了经济作物。即使是正常年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在大明建立之初,他几乎是以全国之力狠抓农业。结果是几乎三十年不到,他就把大明的农业产值提升到了相当于数倍于宋元的地步。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长平仓”等粮仓,使得粮食储量到了“宇内富庶”的地步。
等到时间线到达十六世纪末“张居正改革”时代,大明的国库中依然粮食满仓,单是中央的太仓等一部分粮仓,其中的储量就超过千万石,足够国家近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相当的不错,可以保持国家稳定。
这庞大的粮食储备,正是明朝这么多世纪以来维持国家安定的基础。
但是,就在张居正去世后的三十年里,即万历皇帝年间的晚期,越来越多的大明官绅们,都开始发觉到一个现实:大明,越来越缺少粮食了。
首先我们说的是军队,无论是北方九边的边军,还是位于东南的水师,粮食的匮乏都越发严中,一旦要是政府的粮食供应不上,大明官方的做法,就是简单而又粗暴的裁撤掉。就拿后来名将卢象升的话来讲,明军每次训练,都是“馁而病,僵而仆者纷纷见告矣。”缺粮到这个地步,谈何战斗力?
如果说军队的缺粮,还有腐败等因素。那么民间的情况更是触目惊心。且不说北方各省,粮仓早就见底,以万历晚期很多官员的奏报说,华北地区昔日储备雄厚的预备仓,最多也就存几百石粮食,有的竟都荒废成了破屋,进屋瞧见的都是耗子。
发展到天启崇祯年间,情况当然更糟。为什么明末每次饥民起事,动辄就席卷一片?皆因周边的官仓,基本都没几颗粮!
那么物产丰富,天灾相对少的南方呢?比如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粮食价格就疯狂暴涨:明朝万历晚期时,苏州的米价也不过是每石半两白银,但到了崇祯年间时,就暴涨到了每石一点五两白银。
甚至到了历史上十几年后的崇祯十三年,更疯涨到每石三点六两白银。如此暴涨速度,自然引得民怨沸腾,明朝灭亡前的最后三年里,江南发生了多次抢米暴动。这个昔日大明朝的“粮仓”,也被粮食问题,折腾到混乱不堪。
而在决定明朝生死的松锦之战上,为什么明王朝会在战场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贸然下令更改作战计划,提前与清军决战?
如此无脑的决定,也是因为当时明朝的粮食供应,已经濒临极限。所以才有了转胜为败的扼腕结局,以及接下来的悲情沦亡。当作为“防火墙”的粮食储备,已经土崩瓦解。大明朝的崩盘,也就没有了悬念!
其实纵观明朝历史,不难发现,在张居正启动“一条鞭法”前,明朝的粮食安全,已经暴露出隐患: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可以给“预备仓”提供储粮的“官田”越来越少,国家收取赋税的土地也更少。
以至于嘉靖帝驾崩时,明朝太仓储粮,竟然到了一个月都维持不下去的地步。所以才有了张居正痛下决心的一条鞭法,一边清丈土地,一边折合银两征税,同时用各种手段充实粮食储备。十年苦心改革,终于又换得大明朝粮满仓。
可是,当张居正改革人亡政息,土地清丈戛然而止后,名存实亡的一条鞭法,却给明朝粮食危机挖下大坑:发达的明朝商品经济,火热的城镇化,给农民提供了更多机会,大批农民扔下土地进城。那农业赋税呢?既然折合银两征收,自然不必种地打粮,到时交白银不就行了?
就算农村还有种地的,可明朝火热的手工业,更令农业生产跑了偏:丝绸瓷器等产业的生产越发扩大。
以黎安明派人了解后的估算,仅苏州上海地区,纺织产业工人数量就有近八十万。相关原材料价格暴涨,昔日鱼米之乡的江南,土地大多改种了经济作物。即使是正常年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