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暖棚种植(2/4)
觉得哥俩不着调的,有看笑话的,更多的则是怀着取经的心态,想着看看他们哥俩是否能成功,成功了后他们也可以试一试。
村子里还是有不少空地的,这些地都是村子里多出来的,如今大周地域广袤,人口稀少,每个村子里都有闲置的农耕地。
白术带人在村子里考察了一番,最终分别给这哥俩敲定了两个地段,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享受到的待遇自然是好的,首先这地段就是最好的。
哥俩要的是每人五亩地,白术听到这个数,略微有些吃惊。
“你们可要想清楚了,五亩地虽说能赚的不少钱,但是工作量却很重,如今你家中只有夫妻二人,以后恐怕都要从早忙到晚,休息的时间很少。”
两兄弟不怕,他们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白大人,我们愿意。两家可是有九个孩子等着上学堂,等着日后娶妻嫁人呢。”
白术看了看,常林有五个孩子,常森家里也有四个孩子,日后的重任定然不轻。
“那好吧。”这是玻璃大棚最大的面积了,小的是一亩地。
白术给他们订好地段,然后等衙门的人当场处理好,让两兄弟先各自翻耕这块地,过几日县里会有一大批的人过来给他们当场搭建玻璃大棚,白术也会来教导他们如何喂养耕地,然后再进行种植。
现在翻耕土地不需要纯人力,有了犁具的出现,前面一个人拉,后面一个人扶着,速度比起以往要快很多,并非谁家都有老黄牛的。
临走时,白术给他们看了玻璃大棚的设计图,询问他们是否在修建玻璃大棚的时候,在单独辟出一块居住的地方。
哥俩一看,当场就答应了。
这种房子住起来舒服,关键是晚上住在这里,等到以后蔬菜丰收了,也能守着,免得被一些不识趣的人给半夜糟蹋了。
再说两家的玻璃大棚离着村子不远,真要出事却也不能立马出现,他们还真不放心。
日后,七八两大车开到村子里,车斗里装在的都是各种的器材和玻璃。
玻璃大棚的搭建方法,是大周的专业人才与未来联合商讨的,有他们的努力实践与钻研,再加上未来大数据的支持,足够这玻璃大棚的使用年限达到三四十年。
常林和常森兄弟每日都会来这里守着,看着玻璃大棚一点点的成型,他们对未来似乎也多了不少的期待。
大概在暖阳三月底,两座壮观和庞大的玻璃大棚彻底成型,四里八乡甚至是县城里的人都纷纷前来围观。
大棚的西边是一座房屋,里面是六间格局,足够家里人住了。
即便是屋子不够,晚上大棚里随便找个位置也能睡一夜,因为空间很大,不需要担心氧气不够的问题。
站在一段看向对面,视线开阔,耕地也被整理的平坦整洁,之后就需要整理出菜畦,一切都能进入到正常的作业阶段。
按照白术的科普,想多赚钱,每年可以种植两茬,一年到头还能休息俩月,想松快点可以种植一茬,最好是夏末种植,正好在年初收获,那时候的菜价想必极为可观。
哥俩现在有一把子力气,肯定是要一年种植两茬的,至少也要先把那八十两银子还给银行,才敢彻底轻松下来。
而且他们对这块地只有十年的使用期限,十年后还要继续种植就得去县衙缴纳赁金,不管别人如何觊觎,只要他们想继续租,都是以他们优先的。
之后,白术带着人在这里指导兄弟俩种植,首先是给土地追肥,这些肥料都是大学里的研究所里研制出来的,比起普通的粪肥要更加的便利,不需要自己沤肥,当然价格比起粪肥来说要高,好在每年只需要在种植前追肥就可以,一年两次。
哥俩的玻璃大棚里都商量好了,有种一样的,也有种不同的果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村子里还是有不少空地的,这些地都是村子里多出来的,如今大周地域广袤,人口稀少,每个村子里都有闲置的农耕地。
白术带人在村子里考察了一番,最终分别给这哥俩敲定了两个地段,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享受到的待遇自然是好的,首先这地段就是最好的。
哥俩要的是每人五亩地,白术听到这个数,略微有些吃惊。
“你们可要想清楚了,五亩地虽说能赚的不少钱,但是工作量却很重,如今你家中只有夫妻二人,以后恐怕都要从早忙到晚,休息的时间很少。”
两兄弟不怕,他们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白大人,我们愿意。两家可是有九个孩子等着上学堂,等着日后娶妻嫁人呢。”
白术看了看,常林有五个孩子,常森家里也有四个孩子,日后的重任定然不轻。
“那好吧。”这是玻璃大棚最大的面积了,小的是一亩地。
白术给他们订好地段,然后等衙门的人当场处理好,让两兄弟先各自翻耕这块地,过几日县里会有一大批的人过来给他们当场搭建玻璃大棚,白术也会来教导他们如何喂养耕地,然后再进行种植。
现在翻耕土地不需要纯人力,有了犁具的出现,前面一个人拉,后面一个人扶着,速度比起以往要快很多,并非谁家都有老黄牛的。
临走时,白术给他们看了玻璃大棚的设计图,询问他们是否在修建玻璃大棚的时候,在单独辟出一块居住的地方。
哥俩一看,当场就答应了。
这种房子住起来舒服,关键是晚上住在这里,等到以后蔬菜丰收了,也能守着,免得被一些不识趣的人给半夜糟蹋了。
再说两家的玻璃大棚离着村子不远,真要出事却也不能立马出现,他们还真不放心。
日后,七八两大车开到村子里,车斗里装在的都是各种的器材和玻璃。
玻璃大棚的搭建方法,是大周的专业人才与未来联合商讨的,有他们的努力实践与钻研,再加上未来大数据的支持,足够这玻璃大棚的使用年限达到三四十年。
常林和常森兄弟每日都会来这里守着,看着玻璃大棚一点点的成型,他们对未来似乎也多了不少的期待。
大概在暖阳三月底,两座壮观和庞大的玻璃大棚彻底成型,四里八乡甚至是县城里的人都纷纷前来围观。
大棚的西边是一座房屋,里面是六间格局,足够家里人住了。
即便是屋子不够,晚上大棚里随便找个位置也能睡一夜,因为空间很大,不需要担心氧气不够的问题。
站在一段看向对面,视线开阔,耕地也被整理的平坦整洁,之后就需要整理出菜畦,一切都能进入到正常的作业阶段。
按照白术的科普,想多赚钱,每年可以种植两茬,一年到头还能休息俩月,想松快点可以种植一茬,最好是夏末种植,正好在年初收获,那时候的菜价想必极为可观。
哥俩现在有一把子力气,肯定是要一年种植两茬的,至少也要先把那八十两银子还给银行,才敢彻底轻松下来。
而且他们对这块地只有十年的使用期限,十年后还要继续种植就得去县衙缴纳赁金,不管别人如何觊觎,只要他们想继续租,都是以他们优先的。
之后,白术带着人在这里指导兄弟俩种植,首先是给土地追肥,这些肥料都是大学里的研究所里研制出来的,比起普通的粪肥要更加的便利,不需要自己沤肥,当然价格比起粪肥来说要高,好在每年只需要在种植前追肥就可以,一年两次。
哥俩的玻璃大棚里都商量好了,有种一样的,也有种不同的果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