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九章:禅房秘语(1/3)
伯镜老尼居住所在庵的东边方位末间。卓亦亭、三喜、药先生三人随众尼姑转院过堂来到东边末间,老尼命他人停在抱厦外,却让卓亦亭三人候在抱厦内,她由着步撵先抬进堂里头。

  约么两盏茶功夫,四名抬步撵的尼姑出来,其中一尼走到抱厦外,对那训斥小尼姑的中年尼姑说:“纯光,大师父叫你进去。”

  唤作纯光的中年尼姑得了应,便进去,与卓亦亭擦肩而过时,微顿双手合十。一会儿,纯光走了出来,请卓亦亭三人进去,同时叫先前被她训斥的小尼姑上前,吩咐道:“去煮一壶静安竹叶,另再沏一碗浓稠苦荞来。”完毕对其他人扬扬手,散了的意思。转眼,众尼姑散去,纯光留在外头却是没走,有等伺候的矫作。

  依纯光的话,药先生打头先,卓亦亭和三喜尾随进了堂舍内。

  此间堂舍极其简易,与外面绿山红花,古松矮菊别映天外。未进门看去空空半间堂屋,进入一看中堂处连张桌椅都没有,一张陈旧的土窑炕横在靠东边窗下,窗沿上立一张高跷四腿贵妃小方桌,上放一土贡瓷瓶,瓶上插一扎白色的桃花;正对面一方供佛的桌子,桌上放置一尊汉白玉佛像,由上垂下些黄、白、黑相间的布幔布条,布上绣有祥云荷叶荷花仙鹤图,地上铺一张四方残破的跪垫,垫子四角漏出些黑白不清的棉絮。

  伯镜老尼歪躺在炕上,靠着一条长枕,蓝绒袍子身上盖一张深湖蓝粗布被子。顶头炕沿边上放一方吃饭的矮桌,干干净净的放一串光滑黑亮的念珠和一口木鱼敲棒。余下便有其他也是细小不入眼,再者卓亦亭等人不敢造次乱窥看,依次慢步走入,至炕边立着,等老尼说话示下。

  伯镜老尼见到三人时还咳嗽不止,手势抬起数下,有指挥让坐的意思。药先生忽想起布袋里的罗汉果,躬着腰杆拿出来,实实礼礼拱献到炕沿边的矮桌上。

  伯镜老尼缓了下,舒口气道:“烦劳娘娘和先生惦记,老尼越过了时年,越是不中用了。”

  药先生道:“老仙家言重了,您依旧善面康体,又有佛身普护,是要高寿千岁。”

  伯镜老尼笑了,又招手指示让坐炕上,药先生转身半侧落坐,对着老尼,谦恭倍至。

  伯镜老尼道:“原是不该在这方太妃住过的地儿见客,是我赖着老脸移了过来。心思着日后去了,能路随主子,免得找不着出入口。谁伺候她去?”

  卓亦亭听出几分明白,眼下这屋子是已死了的太妃住过的地方。再环视一遭,方觉得简陋无比,身为一朝宠妃,废了之后沦落凄凉至此,实在可怜。因又想到宫中的姐姐,想到家中变故姐姐是否遭牵累,是否会如废太妃一样遭遇,日后也如此这般,可不凄惨?她忍不住眼泪流下来。

  伯镜老尼看到卓亦亭擦拭眼泪,才刚醒了般,说道:“姑娘为何哭了?”

  卓亦亭没敢坐,立在药先生边上,听老尼关心,便上前一福,斯文回道:“看到师父说话想起了家人,所以心里难过。”

  药先生怕卓亦亭倒了底子坏事,便接过话来说:“老仙家您看她像谁?”

  伯镜老尼仔细瞧了瞧,一时想不出,转头看药先生,药先生只是笑而不语。老尼便道:“瞧着是眼熟,竟想不起来。”

  药先生道:“是媛妃娘娘的胞妹。”

  伯镜老尼欠身起来,又仔细了一回,方道:“也是善面之人,可不是像了。姑娘,快快来这儿坐。”卓亦亭徐徐走近老尼,坐下,老尼又说:“有几年光景了吧,媛妃跟我提过,我倒是忘了。”

  卓亦亭不敢无礼,小心翼翼半身侧坐,笑道:“姐姐能有今日,是托了师父的教导赐福。”

  伯镜老尼叹道:“各人各命,各花各主。兴不得谁给谁福气,到底是她自己谋求得来。福大了是她,苦的外人不知道,总归也是她的。”

  卓亦亭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