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挑拨是非(1/2)
苮氏身为太子妃,为太子屠果生下长子屠景的时候,拓拔元贞七岁,依旧养在太子身边。

  太子婚后,曾有宗室贵妇在太子妃耳边挑唆。说太子如今都大婚了,以后必定会有自己的嫡子。还如此宠爱外姓子,实在有些失了体统。让太子妃好好劝谏劝谏。

  那贵妇碎碎嘴道,太子每日里多少事务都忙不完,听说连太子妃这里都不能每日保证来一趟。却把一个外姓的孩子养在东宫的前殿里,日日陪伴、亲自教养。如此,太子妃颜面何存?太子妃今后的嫡子立足之地又在何处?

  苮清当时看着那贵妇,也不说话,就定定地看着她。

  那贵妇也不怕她一个没后台的新妇,撑住了脸皮也看着她,一脸长辈关怀的笑容,语气感慨地拍了拍太子妃苮清的手:“你还年轻,又没有宫闱之内的经验,很多事难免吃亏。听长辈的话,断没有害你的。”

  苮清便点点头,微侧首对身旁一女官清冷道:“去问问,看母后可有空。”

  那贵妇便就一僵,忙强笑道拦阻道:“太子妃这是何必?臣妇这也是看着太子妃也没个娘家亲族在,所以进来跟您闲磕牙解解闷儿。皇后娘娘打理六宫甚是辛苦,哪能特特地让娘娘腾出时间来召见我们这等闲人?今日叨扰已久,臣妇也该告退了。”

  她撺掇太子妃,是打着些自己的小算盘。想着太子妃年轻不晓事,慢慢挑拨着让与太子生些嫌隙,最好惹得太子把她废了。如此也好给娘家的女儿腾位置。

  但这种心思也就在太子妃这种新妇的头上打一打,皇后那是什么人?太子妃一句话说破,自己恐怕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她要走,却不见得人家会让她走。苮清脸上一派清清淡淡,并不理会她说什么,只又交代另一名女官道:“你去前殿一趟,等太子空了,把庐阳侯夫人这番话原原本本告诉太子殿下知晓。夫人,你等一等。待母后和太子那边回话过来,你听了之后再回不迟。”

  这些宗室贵妇和大臣家的女眷,大多是不生事的。但总有些人,仗着自己的身份,欺她无知,想要挑拨她与太子的感情。

  然而她们最大错特错的一点就是,没有搞清楚她并不是真的在大婚之日才入宫的。从岭南到京城,又在东宫前殿暗中陪伴太子许多日子,她已经见过很多、知道很多。

  这位侯夫人,娘家妹妹的两位嫡女至今不嫁,齐齐待字闺中,期盼着太子青眼。其中一位在御花园中“偶遇”太子时,她还在一旁亲眼见了。

  只是太子护得她紧,将她藏在宫女儿们中间,从不引人注目而已。

  如今,她都已经嫁给太子了,这些人这是还不肯死心?

  对付这些人,苮清不觉得有必要与她们虚与委蛇。正如治病,既然看到了病灶所在,用药直达患处即可,兜什么圈子呢?

  既然是太子给她召来的麻烦,那就由太子去处置。事关内命妇,再请示皇后一遭,也就齐活了。她嫁进来时,婆婆就是这么教她的。

  遇到讨厌的人,放着,他们来处置。

  太子妃清清淡淡几句话交代完,自顾自拿起一旁的书册继续翻看起来。这态度就不是刚开始的虽清冷却有礼的,这分明是连客套都省了。

  侯夫人几乎让她给噎死。但想要出口责备太子妃无礼,她此时却再没有那样的胆子。

  不一会儿,中宫和前殿的回话就都到了。

  石公公带来的太子的回话简单直接:“太子钧谕:庐阳侯教内不严,目无尊上,纵容嫡妻入宫挑拨是非,妄图动摇社稷。着宗正寺严查!”

  皇后娘娘的处置就更加直接了。她可不像太子,力道大却到底只是储君,内命妇可是直接归她管的。皇后娘娘直接派了一位颇为严厉的掌刑嬷嬷过来,让人押着这位侯夫人拖到院里,拿着二指宽的细竹板,照着嘴上就赏了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