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二章 振作(1/3)
李陶陶一旦拿定主意,就开始积极融入到新的身份之中。既然决定要在这红尘俗世继续修炼,那就要好好筹划一番。自从家业败落,两年前她们就搬到了这处小院。杜举人也在别人的劝说之下,开了一个私塾,大大小小十来个学生,收的束脩倒也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开销。

  家里的仆从早就一并打发,只留下李嬷嬷一人。李嬷嬷是李陶陶从越州娘家带过来的,从小就照顾她,情同母女。她一生未嫁,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自然不肯离去。这些年也多亏了她,帮人做点针线,贴补家用。至于原主呢,什么都干不了,天天悲春伤秋,感怀身世……

  今年春上,杜举人偶感风寒,病情却来势汹汹,银子流水一样的花去,就是不见好。原主到处举债,甚至卖掉了这处容身之所,到底没能挽回杜举人的性命……

  所以说呢,她现在不仅是无产阶级,而且还是位大大的负翁!李陶陶苦笑一下,慢吞吞地向书房走去。,这才几步路啊,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看来加强锻炼、恢复健康,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书房不大,案几桌椅颇有些北宋的风格,简约古朴,清淡雅致。不是说大唐讲究奢华繁美吗还是因为这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那个大唐李陶陶觉得有点奇怪。她顺手拿起一支笔,砚台里居然有墨,应该是她儿子不久前刚用过。杜德纯是个好孩子,虽然没了父亲,但读书习字并没落下。

  李陶陶熟练地写了几行字,立刻瞪大眼睛,不是吧前世,她一手毛笔字勉强只能算入门,可眼前明明白白几行漂亮的颜体,端正大气,颇见功底……这,这应该是这具身体的本能使然!原主好歹也是苦练了书法二十多年,有这点成就并不过分吧李陶陶顿时喜气洋洋,看来原主也不是一无是处嘛,或许她有一个才女的底子可以继承

  隔壁那间宽敞明亮的大屋就是教室了。十几套榻几摆得整整齐齐,仿佛还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在若有若无的墨香中,李陶陶愁眉苦脸地想着她的发财大计。若为男儿身,她当然是接收杜举人的事业,继续教书育人,混口饭吃。想她堂堂中文系的高材生,教几个小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吧

  穿越人士的发财致富无非就是两点,一是搞发明创造,二是做生意。可这两样都需要本钱,现在的她可是身无分文。而且前者她也不会,她不是理科生,没那么好用的头脑,胆子也不大,不敢引人注目。后者暂时也做不了,这个世界还需要她花点时间、好好地去了解。

  那么就只能就地取材,靠山吃山。眼下能利用的,无非就是这些笔墨纸砚了。或许她可以写写话本就不知道话本在这个时空有没有市场尽快赚到钱对于李陶陶来说已是刻不容缓,她们一家三口现在的生活来源,一是李嬷嬷做针线活以及替人浆洗换得的钱,二来就是周围邻居们的救济了。李陶陶真是羞愧万分,前世今生,她都不习惯做米虫。

  这日午后,太阳暖洋洋地挂在天上。院子里,李陶陶一边学着做针线,一边和王娘子闲聊。王娘子王淑,三十一二岁,长相端正,身材高大,是这庐州城里出了名的热心快肠的人,为人颇有侠义之风。

  这两个月以来,是她一直在照顾着原主孤儿寡母,替她挡债,替她撑腰,还隔三差五地送米送面,一直未曾断绝。偶然的为善并不难,但能坚持如初,便足见其品质之高洁了。

  她一连生了四个儿子,而且个个身强体壮,这在古代,可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在邻里之间,她说话做事颇有威望。当然,在家她也是一言九鼎,妥妥的一把手。她家郎君是个秀才,在县衙谋了个文书的差事,也算小公务员吧,人称刘录事。

  她的大儿子刘大郎今年十五岁,不喜读书,识得几个字之后就进店铺做了学徒,刘大郎聪明伶俐,人勤嘴甜,立志要做到大掌柜。这志向,也是值得鼓励的吧刘二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