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六十一章诬陷(1/2)
所以这次来济和韩瑗的上奏,不仅没有帮到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反而让李治从这里打开了突破口,并且最终干掉了他们。

  对于来济和韩瑗的举动,李治无比的愤怒,我本来还想晚点处理你们,可是你们自己找上门来,这就怨不得我了。

  现在李治已经有了两个得力的干将,许敬宗和李义府。

  李治命他们想办法寻找来济和韩瑗的违法之处,准备进行惩治。

  可是李治没有想到,他不过就是随口说说而已,却抓住了大把柄。

  暗中调查的许敬宗和李义府很快就惊喜的发现,褚遂良被贬黜的地方居然不是潭州,而是桂州!

  这太不可思议了!

  皇帝明明说的是潭州啊,为什么会变成桂州?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隐情。

  这个重大的发现让许敬宗和李义府喜出望外,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再次向李治做了确认,得到了答复是确实说的是潭州。

  连皇帝的旨意都敢私自更改,这可是假传圣旨!欺君的大罪啊!

  经过两个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篡改圣旨的居然是韩瑗!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正发愁找不到你们的小辫子呢,你们自己就送过来了。

  一个韩瑗是不够的,反正陛下看来济也不顺眼,这种事把来济也加上算了。

  至于韩瑗为何改皇帝的旨意我想这背后一定是长孙无忌的意思。不过长孙无忌也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给褚遂良想到相对好点的地方而已。

  但是许敬宗和李义府敏锐的找出了其中的漏洞。

  桂州是什么地方?在军事上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地方,但是在他们两个人的描述下,桂州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了一个异常重要的军事重镇。

  这就非常值得玩味了。

  从一个寻常之地变成一个军事重镇,那其中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长孙无忌你让褚遂良去一个军事重镇,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你是何居心?

  这种事完全就解释不清楚,无论如何解释都会让人产生怀疑。

  因为你确实改了皇帝的旨意,这是事实。

  来济和韩瑗因为这件事被贬了,没有杀头,因为李二当年说过,不得擅杀大臣。所以李治并没有杀掉他们,而且贬出长安。

  李治这样做也有自己的考虑,这些人还是很有能力的,等到长孙无忌完蛋了,他们或许还可以为自己所用。毕竟朝廷培养一个大臣不容易,能不杀还是不杀的好。

  来济和韩瑗被贬了,那么长孙无忌该如何处置?

  没有证据证明韩瑗是受了长孙无忌的指使啊。

  这个时候就突显出来李义府诬陷人的能力了,为了让长孙无忌的谋反嫌疑成立,他找到了一个小人物,这个人当初是太子府的洗马。现在太子李忠被废,又成为了梁王,这个小人物理所应当的跟着李忠到了梁王府。

  李义府让他诬陷长孙无忌私通梁王准备造反,并且让褚遂良在桂州起兵接应。

  这样一来就都顺理成章了。

  高啊,实在是高。

  那么长孙无忌有谋反之心吗?又有谋反的能力吗?

  我觉得长孙无忌的谋反之心基本可以排除,如果他要谋反,也不会等到现在。

  李治虽然剥夺了他很多的权力,但是并没有让他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长孙无忌想的,不过是要夺回来自己的权势而已。

  而且他怎么谋反?虽然他是太尉,但是统兵的大将没有他的人,不是李治的人就是李绩的人,要不就是其他贞观武将。大唐的武将和文臣向来不和,这点连长孙无忌都没有办法解决。

  他尝试过几次,想安插自己的人去军中,却却发现根本不可能。

  没有兵在手,你怎么造反?

  总不能自己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