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四三、此老何人(1/3)
被七个少年七手八脚拽住之后,曹猛便知道,自己终究是输了。

  换作三十年前,七八个没有兵刃的内监,根本挡不住他,但现在……

  他长叹了一声,然后大声道“住手,住手!”

  那些内监哪里敢住手,夏琦更是在旁叫道“扼住他,扼死他!”

  曹猛一边挣扎,一边望着嬴吉“陛下,给臣一分体面……”

  嬴吉扬了扬眉,凝视了他一会儿,然后点头“你要体面,朕就赐你体面!”

  他挥了挥手,那些内监稍稍松手,但也只是给了曹猛重新站起的机会,却没有完全松开他。

  曹猛手微微颤抖,将剑掷于地上。

  当啷一声响,让整个寝宫都安静下来。

  曹猛看了看嬴吉,开口道“多谢陛下赐臣体面……”

  嬴吉收剑回鞘,又坐回御榻之上,但全身仍然绷得紧紧的,随时都可以跳起来。

  他道“再怎么说,大将军也为国家支柱二十余年,况且还有拥立之功,朕虽然迫不得已,也不想大将军毫无体面。”

  曹猛此时喘息稍定,他抹了抹自己的脸,哈哈笑了起来。良久之后,他连连点头“陛下不愧是烈武帝之孙,不愧是胜太子之子……臣输了。”

  嬴吉淡淡笑了笑,然后伸了伸手,一个内监捧上一个瓷瓶,嬴吉指着瓷瓶道“这是朕给自己备下的东西,若是今日不得成事,朕就将之一饮而尽,朕虽不才,终不会如嬴祝一般。”

  他说到这,又向那内监示意“将此瓶赐予大将军。”

  那内监端着瓷瓶,战战兢兢地走了过去,将之捧在曹猛面前。

  曹猛伸手接过瓷瓶,此时他完全恢复了镇定。

  他握着瓷瓶,再看了一眼嬴吉,然后回头看了看李非。

  “朝政交给李太尉,臣十分放心,李太尉虽然格局小了些,终究是数朝老人,凡事轻重,他还是知晓的。而且他也是身受烈武帝举拔之恩,不会废去先帝遗政。”曹猛缓缓道。

  李非也收好剑,冷冷哼了一声。

  曹猛再转向夏琦,摇了摇头“夏琦此人,佞上谄媚,一昧逢迎,可为鹰犬,不可使之独当一面,陛下可用之不可信之。”

  夏琦勃然大怒“曹猛,老匹夫,你死则死矣,为何还要在此胡说八道”

  曹猛不理睬他的叫骂,又看了看四周,然后继续道“御史大夫常晏,看似老迈昏聩,实际上心明如镜,陛下遇事不决,可向他询问。只是此人明哲保身,陛下当以结之以厚恩,他有一孙,甚得欢喜,陛下若能赐婚,他必为陛下所用。”

  “朝中贤才,想来早入陛下眼中,但军中事务……老臣不在之后,恐易生乱,陛下可召赵和回京,留他在京两至三年,以俞龙、戚虎、陈殇、李果、马越、马定等分镇四方,如此可保军中安定。赵和与陛下,关系非同一般,陛下可信之,但此人甚得英雄归心,不可使其长期在外,远离陛下。否则,便是其人别无二心,恐有意图富贵之人,挟其以成非常之事。”

  “烈武帝昔年遗愿,欲以科举之制,而代如今选拔之制。老臣原本准备三至五年内行此政……老臣不在之后,愿陛下善察之,若能行此之策,则天下英雄,必如过江之鲫,欲入陛下掌中。”

  夏琦听他一一道来,俨然不是穷途没路,而是在吩咐此后事务,心中烦躁,当即怒吼道“曹猛,你将死之人,何必多言”

  曹猛原本还要继续说的,听到这里,微微一愣,然后苦笑起来“夏琦此言倒是不错,从今往后,天下之事,陛下决之,老臣将死之人,何必多言”

  嬴吉听他吩咐后事,却是心中生出伤感之念。

  虽然二人到如今情形下,已经势成水火必不共存,但是,再往上而言,曹猛对嬴吉可谓恩重如山。在很多时候,曹猛甚至扮演了嬴吉缺失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