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四八、北州之人(2/3)
地的一个小县城没有什么区别。

  也因为建于缓坡之上的缘故,城池的规模并不大,以赵和的估算,这城池里能够居住三到四万人就是极限,再多便会显得拥挤。

  但北州最盛之时,有人口二十余万,哪怕是现在经过连番大战损失惨重,也还有十六七万左右的人口。因此大多数北州人,是分布在北州城为中心的山谷、林地、草场之中。

  哦,还有守卫石河关天险的数万人。

  想到那里聚集了北州几乎全部兵力,赵和就有些不以为然。

  以郭昭的军事才能,理当明白,石河关这天险只能做为最后的倚靠,留三五千人守那里和留三五万人守那里,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他仍然囤聚数万人在石河关,只证明一件事情,他还是想要出关反击的。

  但他虽然做了这个准备,实际操作之时又瞻前顾后,不免有些胆气不足。

  这位曾经支撑起北州的宿将,终究是有些老了。

  心中虽是如此想,赵和还是继续观望这北州城的情形。

  北州城是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大体来说,东北长约有四里,南北宽约是两里,因为依山成城的缘故,城中只有一条南北向的主路与两条东西向的大街。城中的房屋,大多都是由山上采来的碎石垒成,颇类于赵和见过的羌人房屋,木制建筑相对较少。在城中各处险要所在,都设有望楼,但城墙本身反而并不高大,可以看得出城防的主要理念还是防内而不防外。

  这一点有些出乎赵和意料,他原本以为北州位于强敌环饲之下,会将自己弄成一座牢不可破的坚城,现在看来,北州将防御的希望尽数寄托于石河关了。

  不过仔细想想也属正常,毕竟小小北州城,平时只住着三万余人,若犬戎真的打到了北州城下,必然会封锁内外物流,那时饿都要将北州人饿死,城防再高也没有什么用处。

  “赵君觉得北州如何,与大秦诸城相比”

  就在赵和四下打量之际,突然间,他身边的郭英开口说话了。

  郭英是在半途中拦住赵和的,因为他是郭昭的侄子,所以讨了个“奉迎使者”的差使。一路过来,郭英都在观察赵和,最初之时,他惊讶于赵和的年轻,随着不断接近北州城,他将最初的惊讶压住,开始试探起来。

  赵和看了他一眼,心中暗暗笑了一声。

  郭英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这句“大秦诸城”便已经曝露出了立场。

  “北州若放在大秦,比县城稍大,比郡城颇为不如。”赵和缓缓道:“哪怕与敦煌这样的边郡之城相比,亦有差距。”

  他这话说出之后,旁边的李弼眉头微微一跳,但赵和却仿佛没有看到一般。李弼那只独眼只能挪向别的地方,强忍着不去看郭英的神情。

  郭英面色果然有些尴尬。

  “不可能,北州在西域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城”郭英的伴当中,那位小易张口说道。

  “呵呵,西域三十六国加起来,也不过是大秦一郡的人口罢了。”赵和淡淡一笑:“甚至不是上郡,只能算是下郡。”

  那小易脸红起来,脖子上也冒出青筋,有些生气地道:“你吹牛!”

  赵和哑然失笑,看了他一眼:“大秦初统之时,有三十六郡,事易时迟,拆分兼并,开疆拓土,至前年之时,已有五十八郡之地。五十八郡之中,有上郡十六,户口皆在百万之上我所去过的地方不算多,去过齐郡,人口便有一百七十余万,郡治所在,人口十余万”

  赵和没有说咸阳的情形,而是从齐郡开始,将齐郡、琅琊、南阳、颖川、河东、吴郡、南郡等诸多大郡一一介绍了一番。这些北州少年生长在小小的北州山谷之中,便是西域诸国的情形都是听长辈们说的,哪里知道中原的繁华,听赵和将各地人口物产一一说出,甚至连每年缴纳的赋税都报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