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二十、解衣推食(快七万字了,该求票啦!求推荐票!)(2/3)
个儿洗漱好之后,赵和走出这间卧室,来到堂前。

  堂前放着两张案几,赵吉正端坐于其左,他起身向赵和示意,赵和便坐在右边案几前。

  “请吧。”赵吉亲自端上食盘,里面有面饼、馒首、米粥,还有两个煮熟的鸡蛋。赵和早就饿了,也不客气,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赵吉则吃得斯文得多,还不时笑吟吟看着赵和。

  “我这算不算是解衣推食”待赵和吃完之后,赵吉笑着问道。

  “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何如此看重我,不过以后如何有需要,我会尽力帮你。”赵和面容一肃道。

  听他只说是尽力相助,而不是从此投靠,赵吉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他结交不少人,但是,真正能入他眼的却不多。昨夜的混乱之中,赵和无论是胆气还是急智,都很得他认可,因此结交之念更强烈。

  不过此事也不急。

  在赵和与赵吉吃早餐之时,咸阳城中一片萧瑟。

  昨夜贼乱虽已平灭,贼人在大多数地方都只是虚张声势,但混乱中纵火抢掠的恶徒无赖不少,因此咸阳各个坊闾街道都可以看到烟熏火燎的残痕。

  再加上积雪被踩踏后变成肮脏的黄黑色,整座咸阳完全没有大年初一的节日气氛。

  哪怕永乐宫也是如此。

  烈武皇帝即位之初,便大兴土木,修建这座永乐宫,八年乃成。从此之后,这座楼台高耸巍峨壮观的宫殿,就是大秦的权力中心,所有的大政方针,尽出于此,所有的阴谋诡尽,也尽归于此。

  公孙凉不慌不忙地从永乐宫侧门踱了出来,在他身边,一群穿着绿衣的小吏亦步亦趋。

  身为当今天子的宠臣,这半年来,公孙凉身边从来都不缺奉承的人。

  奉承让他心情很好,但当看到对面一个和他一般穿着朱衣的官员行来时,面色还是一沉。

  丁侃,大将军府属吏,明明是大将军的私臣,但与公孙凉一样,拿着朝廷一千石的俸禄。

  丁侃身边同样也跟着一群绿衣的佐吏。

  “丁掾史,你来得很快啊。”

  “朝堂震怖,诸公激愤,不敢不快。”丁侃板着脸向他行礼。

  “有人来得可就慢了。”公孙凉慢悠悠地道。

  “公孙中郎所说的有人是谁”另一个声音传了来。

  众人齐齐侧脸,就见建筑的阴影之中,一个人孤身走了出来。

  这人衣锦着裘,没有穿官袍,而是一袭白衣。比起外表已经三十余岁的公孙凉和已四十的丁侃,他太年轻了。

  才二十出头的年纪,长得又丰神俊朗,宽袍大袖,一手把玩着柄玉如意,举止之间,自有种飘逸风流之态。

  “袁观使。”

  众人向其行礼,唯有公孙凉,冷笑了一声“事情重大,天子怒极,也就是你们道家的人,还能够这般逍遥自在。”

  被称为袁观使的男子用玉如意轻轻敲手,微微一笑“每临大事,须有静气,公孙中郎,你太急切了。”

  公孙凉总觉得对方的“急切”二字有深意,他难按羞怒,按剑向前“我不曾象你一般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不曾象你一般六岁便有神童之名,不曾象你一般少年即得名师,不象你一般方及冠便为清闲贵重之职我这般人物,要想忠君报国,不可不急切,不得不急切”

  袁观使摆了摆玉如意“公孙中郎,还是太过急切了。”

  他不出恶言,只是“急切”一词,就让公孙凉气得手足发颤。不过此时此地,又面对这位在朝堂中有着各种盘根错节关系的袁观使,公孙凉也只能强自忍住。

  “正事要紧。”旁边冷眼观望的丁侃见双方闹不起来,便咳了一声道。

  “是,正事要紧,办完正事,我再与你说什么是急切”公孙凉虽怒,却也知道顺着台阶而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